一則母子的對話

今早搭巴士,聽到一則母子對話,母:「等下你會否與我一起吃早餐,還是回到學校才吃?」兒子:「視乎心情」,母親好像聽不清楚,或是不太肯定自己接收到的信息,於是再問一次,兒子依然以肯定及平和的語氣重覆:「視乎心情」。母親聽後,肝火大怒,質問兒子是甚麼態度,並指責他沒有禮貌;一番責後,再問兒子究竟怎樣決定,兒子怯怯地答:「回學校才吃」,接母親又一輪指責及教訓,表示既然早有決定為何不說清楚,偏要說甚麼「視乎心情」,簡直不知所謂……!
從以上的對話中,讀者可猜想這個兒的年紀嗎?沒錯,是一位青少年,一般的兒童絕少會這樣回答母親,但反觀這位母親回應兒子的方式,似乎沒有視兒子為一位青少年,反而視他為兒童。兒童與父母的關係是怎樣呢?兒童很依賴父母,而且會視父母的地位像神一樣崇高,父母亦會因孩子年紀小而作出較多直接的指導,兒童與父母的關係是不平等的,是有上下之分的;但隨孩子年紀漸長,發展到青少年階段,他們開始越來越要求獨立、自立,需要有更多空間發展自我。此時,青少年自覺已長大(雖然在父母心目中其思想及行為仍未成熟),有「我是大人」的想法,他們就不再甘願與父母維持上下的關係,而要求平等的關係。
從上述的事件中,兒子向母親表達的正是視母親為平等的關係,兒子表達的時候沒有揶揄、譏諷的意味,就像與普通朋友談話一樣,而且一般青少年都很喜歡凡事講心情,為何母親聽了會如此憤怒,因為母親是站在高位去接收兒子的訊息,所以感到兒子不尊重她,從而激起心中的怒火,不自禁地掀起對兒子的指責。其實在指責中,母親是傳遞一種「我是母親,你是兒子」這種上下級別的身份,以及「我是對,你是錯」的觀念,但這樣卻窒息兒子與母親自由溝通的氣氛,兒子不敢或不會再向母親表達自己的感受及意見。其實母親大可藉這個機會問兒子:「現在的心情怎樣,或甚麼心情會令你與我一起吃早餐,甚麼心情會令你選擇買早餐回學校吃呢?」,這樣交談反而增加母親對兒子的了解及兩人的溝通,但車廂中的母親顯然未發覺到她的反應是扼殺了兒子表達感受的機會,而且白白流失了與兒子加深了解的時機。
有一位青少年曾向筆者表示渴望與父親做朋友,每天有時間彼此交流及分享,但父親卻執持「父親」高高在上的形象,未能屈就與兒子平等、雙向的交流。
朋友,如果你有青少年階段的孩子,你又會否選擇像上述的父母一樣,仍然站在高處向孩子說話,還是願意換一個位置站在平地上與孩子有更真切的交流呢?
□ 無名

 


一顆平常心

中國人有句老話:「各有前因莫羨人。」確實引申了不少人生體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歷史。在生存的每個階段,我們經歷不同的人生際遇:甜、酸、苦、辣只是一些簡化的代述。常見社會上出現很多知名人士,他們的成就又成為許多人的奮鬥目標。然而,並且明白別人背後的成功苦況,我們又不時接到跟隨者那種難以言諭的回應:「不是嗎?」其實,成功的背後確是沒有一定的方程式,而人生的得與失往往是相對的,值得我們深入反思。
讀過這樣一個生活故事:一位朋友走向三名砌磚工人,問他們在做甚麼。第一個工人回答說:「我在砌磚。」第二個工人回答道:「我在砌一堵牆。」第三名工人帶微笑笑說道:「我在蓋一座學校。」這三名工人,做同一的工作,但誰最快樂呢?一目了然吧。有了遠景,有了滿足的思想,同樣在砌磚,心裡也會多一份喜悅,祥和,莊嚴的感覺。事實上,我們處事為人,倘若有份內心的遠象作動力,所得的成果無論如何,都足以成為別人的激勵,以及個人生活的督促。
新的聖經記載耶穌到一對姊妹家中作客的故事(路十38-42)。大姊叫馬大,妹子叫馬利亞。在耶穌進入她們的家裡後,馬利亞就坐在祂的腳前聽祂講道,而馬大伺候的事多,心裡忙亂,就進前來說:「主啊,我的妹子留下我一個人伺候,你不在意麼?請吩咐她來幫我!」(路十40下)故事發展常給人一個錯覺,以為惟有馬利亞是可取的,因為她選擇親近耶穌,而馬大就乏善足陳,連耶穌也好像怪責她的不是。其實,馬大是為了服伺耶穌而奔波折騰。福音書形容馬大思慮煩擾,而馬利亞安詳地坐在主跟前聽道。這是一幅多優雅的圖畫。主耶穌了解馬大深愛祂,故祂巴不得馬大也能歇下她的工作,心無牽絆地親近祂。不錯「城市人像馬大,思慮煩擾,得失含糊,心中難得片刻安靜,耶穌明白我們的難處,祂不會苛責我們。重要的是我們要容得下心中有一個位置做馬利亞,也就是學習交託,專注,享受。學會在操心中放心,這是信仰的功課,也是生活的藝術。」(吳思源)
其實,信仰就是一顆平常心的培養,以平常心看自己,以平常心迎向挑戰,以平常心承擔成敗。我們要學習把自己看得合乎中道,不偏不倚,不自大也不自卑。面對任何事件,我們都需要盡心,要學會處之泰然。得失福禍皆平常,或順或逆,都不是命運特別的恩寵或咒詛,我們不用過激地作出反應。總之,萬事順其自然,學習交託,尤其甚者,我們對自己還要有一顆尊重的心,任何時間都不可以自暴自棄。總要學習凡事以造就人,建立人為目標;跌倒的要扶起,受傷的要安慰,軟弱的要激勵。那麼不論是得是失,只要我們是盡了力,一個鼓勵的笑容,一個同情的眼神,一句祝福的說話,一個友善的動作,都能令我們感受坦然。親愛的朋友,耶穌要我們明白的,正是這個出於真摯的愛心,也是建立天國的一個元素。生活中實踐美善,好像小小的芥菜種,起初沒有太多人注意到,但小小水滴積成江河,就能滋潤許多人枯竭的心田。誠心所願。
□ 屈鑑濠

世界快訊

日本的福音派基督徒總數少於一百萬,佔總人口的1%以下,共差派400名宣教士。然而人們也意識到教會過去五年來的復興──教會增長了4.5%,總出席率增長了1%(人口增長率只是0.023%)。去年10月25至31日假京都舉行的新普世宣教大會,共吸引了2,830名出席者。該會議其中一個目標,是要為日本教會參與普世宣教。

美國的最新民意調查顯示,對屬靈事物有興趣者劇增。「1994年至1998年間,感覺到生命需要屬靈成長的美國人從58%增至82%。」可惜他們的屬靈程度非常膚淺,他們對教義及聖經知識不清楚、信仰不一致、表面上有信心卻不信賴神。然而,民意調查者卻對今天的少年人有盼望,他們看起來比父母更委身宗教、更不為物質所誘。

蒙古是亞洲最窮的國家之一,自1990年來對福音非常開放。一個1993年在耳登聶建立的教會目前已是國內最大的教會,共有超過800名受洗會友、65個細胞小組、和11所姐妹教會。全國估計有超過一萬二千名信徒,在70個團契裡聚會。

越南政府加緊對基督徒的控制。基督教村子整個被毀滅,信徒被迫在警察局附近重建家園。一些信徒被無情地折磨以迫使他們放棄信仰。然而在逼迫的洪流當中,出現了另一股新信徒的洪流。一教會系統在過去兩年經歷了最大的增長:教會從200增至800所,少年新信徒達到三萬名。

世界上因信仰之故被殺的基督徒遠超過整個基督教歷史的殉道者。超過60個國家的基督徒被逼迫。在中國,教會領袖被下放在勞改營裡多年。在蘇丹,信徒被賣為奴、被切斷手腳、被斷食挨餓、被迫改信伊斯蘭教。在埃及,年輕姊妹被綁架、強暴、然後被迫與攻擊者結婚。

 

尊重、熱愛、欣賞、珍惜

尊重、熱愛、欣賞和珍惜,是我在河南聖樂交流中最大的感受。
每到一處地方,我們都受熱烈的歡迎。這卻令我感到不安和慚愧,因我們都是一班常常虧欠主的僕人,真不配受這般接待。我們被尊重,都是因神學院的原故。在他們的行動上我見到一節經文活現於眼前:「敬重那在你們中間勞苦的人……用愛心格外尊重他們」。又令我想起耶穌的見證:「先知在本地是沒有人尊敬的」。
每一個聚會所皆坐無虛席,信徒們還自攜方型小木椅,坐上兩三個小時,全神貫注地聽道。我真替他們辛苦,因大多數是上年紀的人。在一所農村教會中,信徒坐滿了教會的旁園和屋簷上,在零下五至七度的氣溫下敬拜神。他們對主的熱愛真能激勵我們。
在歡迎的節目中,我不能以藝術的眼光欣賞,所以很自然便轉到心靈的領域裡。我甚愛看他們的表演,聽他們的歌聲,很有當地色彩。最重要的是我感受到他們對主的愛。他們已獻上最美、是旁人不能批評的一個屬天的水準。
最令我感觸的還是核桃園的農村教會。(一)他們流淚,依依不捨的歡送我們。(二)一位十多歲的女孩,聚會後立即走進我們的休息室,祈望我們為他家人代禱的那份熱切的心,這一幅圖畫深深打入我的腦海裡。在回歸的途中,所有人已睡了,但我睡不,我不斷地流淚。為趕時間離開而不能給了她足夠的關心,我深感內疚。也自覺虧欠了主,我愛主的心真不及他們。我珍惜禱告和親近主的時間有多少?在港,無論是物質或知識的資源都很豐富,我們便因此忽略了主,以資源代替了祂!或是不知上進、少禱告、少看書。(三)對 長輩、牧師、傳道,我們珍惜有多少呢?人總是這樣,有的時候不懂珍惜,無的時候才知寶貴!再者,信徒珍惜彼此相處的時刻又有多少?我們有否被屬世的風氣影響而隨波逐流?亦或能「心意更新而變化」,從世人當中是否能夠被分別出來?在言談中,有意無意間便流露出埋怨、批評、論斷。可能是說笑,但內容和藻詞方面實在是得罪神,也得罪人。
「舌頭是個罪惡的世界……頌讚和咒詛從一個口裡出來,我的弟兄們,這是不應當的」。每當看見弟兄姊妹互相「鬥宰」,無論是善意或惡意,都不能叫我們榮耀神,見證神的時候,我也有軟弱,忍受不了的時候也會還擊。但「以惡還惡」也是罪。
教會將來的風氣有賴我們這班教會領袖及每位事奉者的榜樣與風範,叫人看見我們的好行為,便歸榮與神。假若人人皆努力愛主,學習彼此尊敬、相愛、欣賞和珍惜,基督徒,教會便能合一,基督的身體也見整全了!
□ 謝英聞(傳道)

 

從護理到根治

在一片「反失業、保飯碗」的抗議聲中,有人卻主動離開薪高工優的公務員行列,實現全人關懷的醫療理想。
宋玉英(右圖),一個完全由澳門孕育成長的小妮子,幼稚園、小學就讀愛國色彩甚濃的「濠江中學」,中學則在「勞工子弟學校」。一直以來的教育告訴她:人是宇宙萬物的主宰,人可以藉科學來改變世界,掌管一切。這是她年青時代所秉持的信念。
高中畢業,她考進「鏡湖醫院」護士學校。習護期間,她深感生命的奇妙,尤其是在婦產科目睹待產婦女的生理變化如何配合一個小生命的誕生,整個過程真叫她嘆為觀止,不禁自問:這麼奇妙的身體構造又豈會是進化而來的呢?一直以來的傳統信念開始動搖。
從事醫護行業的人,當然較多面對生離死別的衝擊。然而對玉英打擊最大的,卻是親眼目睹父親的逝去:她雖身為護士,又為身患癌症的父親聘請最高明的醫生,但依然無法挽回父親的性命。誰說人類可以掌管一切?誰說科學可以改變一切?殘酷的現實把玉英固有的人生觀拆毀至蕩然無存。
當時,玉英正在香港進修、考核護士資格,適逢舉世知名的大佈道家包樂博士也在港舉行佈道會,經朋友邀請下,她答應去了。料不到這一盛會,改變了玉英的人生觀,讓她從喪父的悲痛中重新振作過來,帶積極的心境返回澳門。
回到澳門後,玉英獲政府(山頂)醫院聘請任職護士,這是一般人夢寐以求的工作,薪高工優,福利多,還有打不破的「鐵飯碗」。回想當年,玉英喜上眉梢:「由於當時剛信主,工作上又有良好的待遇,一切都顯得很順利、愉快。」但這種滿足感維持了不久,玉英的內心仍感空虛,好像缺欠了些甚麼,「自己雖然快樂,但眼前的病人卻痛苦萬分,我問神:為甚麼會這樣?」玉英帶這份悲憫之心欲在《聖經》中找答案,可惜看不懂。好學的她,於是積極尋求適合自己的教會,希望藉此可以認識《聖經》,了解人生。
就這樣,玉英於九一年加入了協基會活泉堂教會,九二年接受洗禮。「我還記得第一次參加教會主日崇拜的心情,非常興奮,是心底裡的喜悅。因為不再是初信時頭腦上對神的認識,參加教會後才與神建立個人的關係。」她終於找到心靈中最大的滿足。
因這份滿足,玉英九四年放下護士工作,計劃花兩年時間在聖經學院進修神學。結果一讀就是四年,畢業後在教會擔任全職傳道工作。
醫護與傳道,表面上是截然不同的行業,但對玉英來說卻具相同的意義:「真正的醫療護理是全人關懷,不僅是身體的醫治,也包括心靈的護理。而真正能夠根治患者創傷的,正是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將人帶到神的面前,正是我目前的工作!」
□ 王

 

從頭髮說起

兩夫婦夾手夾腳把小女兒的頭髮剪好,算起來,已是第三次了。我們從但求整整齊齊到竭求美觀自然,這回外子更花上百多元買了把電動剪髮器,充當起髮型設計師。終於把女兒的嫩髮剪好,我倆也頗滿意,清爽的短髮,幫她出外也感自豪;可惜只嫌太短一點,弄得人家常問:到底是男還是女。
回想起來,我也是愛長髮之人,自小到大大部份時間,都是長頭髮。小時候,母親替我剪髮,那個年代社會比較窮困,大部份的小孩子的頭髮都是由母親親手剪的,短短齊齊的沒有甚麼好看不好看,只像一個大湯碗倒掛在頭上。小學後,不知甚麼原因,一直沒有剪髮,長至及腰,各式的辮子也試過,記憶中沒有散上學。到了中學,卻一下子把頭髮剪短,似乎意味開始新的階段。剛出來工作時,學人燙捲頭髮以表成熟,但又最不滿意首次燙髮頭髮的樣子,難看極了,予人格格不入的感覺,於是趕快又把頭髮留長。那時的頭髮不多也不少,自然的光澤最是秀麗。結婚後又把頭髮剪短,產後剪了一個短得不能再短的髮型。現在頭髮不再那麼柔順,有點稀疏,容易脫下,也許遲些還會長出銀絲來。以前從不肯嘗試短髮型,現在卻覺得短髮更適合我,雖然長長秀髮予人青春可人的感覺,但以自己現時的年紀和髮質,若仍強留一把長髮,恐怕只像殘舊的布地拖倒掛在頭上。
美,不同的階段、不同的年紀有不同的取向,勉強把別人美的觀念套在自己身上,反而失卻了真正的美。以為是得,結果卻是失。
最近讀到卡爾‧馬克思寫給妻子的信,正好給我這個失去年青秀髮的現代女性一點鼓勵:
「世上確有許多女人,其中漂亮者也不乏其人,但是我在何處能再找到這樣一張臉?它的每一根、幾條,甚至每一條雛紋都能讓我記起生活中最美妙最甜蜜的時刻,我的無窮無盡的痛苦和不可補償的損失都可以在你的臉上讀到。」
□ 為妻者

 

愛你?害你!

「I LOVE YOU」原本是一句多麼美好的字句,但當你在五月四日收到標題為「I LOVE YOU」的電子郵件,而你又好奇地打開它的話,你的電腦及與你有電郵來往的親朋戚友的電腦同樣受到這「愛蟲」電腦病毒的侵入。這一導致全球數以十億損失的病毒,竟是由幾名菲律賓學生「意外」地釋放出來。
造成這麼大的損失,除了這病毒的厲害外,就是它可恥地利用人們對愛的渴望及好奇心。愛是上帝給我們最大的恩典,就是因為愛,耶穌基督才會為我們眾罪人被釘在十字架上。上帝就是愛,但世上有多少人衹追求那些自私的愛,及製造出包裹愛的糖衣而害人的陷阱,真是侮辱了愛,更羞辱了上帝的名。 □ 老C

 

提升家長的心理健康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都會面對各方面不同的壓力。如工作、家庭,若身為父母的話,更要肩負養兒育女的責任,所以健康的心理是可以幫助我們開展美好人生及建立幸福的家庭。
心理健康的四大要素
(一) 體格
個人體格是否良好佔心理健康重要的一環,假若個人在應付七小時工作後,仍能保持有七成剩餘活力來用以消遣,如散步、運動、繼續打理家務、教導子女等,這便是擁有良好的體格。但若是我們的體力不足夠應付日常生活的時候,我們便需要注意,因為良好的體格,便是面對壓力的一個有利條件。
(二) 經濟狀況
個人經濟狀況是否理想是一個主觀的因素,因為這裡所講的並不是指富有與否,而是指到我們如何管理財政,若一個人能常以低消費狀態來應付日常支出,財政狀況非常充裕,我們稱這些人「有錢的窮人」,而一個人生活在高享受之中,但財政卻是非常緊迫的,我們稱他們為「窮的有錢人」,然而財政是否充裕,將會影響我們面對部份生活的壓力,值得我們去仔細思量我們應如何去處理財政。
(三) 知識
在心理學角度而言,若一個人擁有足夠的知識、學問或常有機會認識新發明和事物,這亦是心理健康的一部份,在這個不斷進步的社會,我們不難發現有部份人因不能配合社會的步伐而產生恐懼,所以若能積極上進,多了解社會和新事物,亦是心理健康重要的一環。
(四) 朋友(友情)
朋友是我們都擁有的,亦是我們非常珍惜的,朋友之間的友情亦成為我們心理健康要素之一,而朋友大致可分為兩類。
實力朋友:這些朋友就是比我們有經驗,有知識及能力的,雖然他們能為我們的事情提供解決方法,但許多時候礙於思想及面子?故,我們不會跟這些實力朋友傾吐心事。
感情朋友:感情朋友就是那些與我們景況接近,能耐心聆聽,並和我們憂戚與共的,但這些朋友並不一定有能力幫助我們解決問題,但因為他們並不會輕看我們或造成任何威脅,所以我們很容易向他們傾吐心事和難處。
若個人在心理健康四大要素全面都是比較脆弱的話,當面對打擊時,就很難承受。所以我們應學習:
如何提升或保持心理健康
(一) 個人生活的調校
個人的體格會隨年齡而衰退,我們確實有必要珍惜,除了多做運動,我們應該盡量避免做一些損害或令我們過份消磨精神的事情,如賭博、年青人打遊戲機等,這些事情令我們精神疲累,加上日常需要面對的事情,便很容易出現體力透支的情況,但假若能保持良好的個人生活,工作的壽命(體格)也相對延長,我們應常常有充足的休息,保持心境的開朗。
(二) 心靈的恢復
除了要保持良好的體格外,心靈的恢復亦是非常重要的,現代人常面對呆板乏味的工作,週末、週日確實需要一些「活動」來使我們的心靈恢復,如參加教會的聚會,信仰不是導我們迷信,而是幫助我們在生活上注入一些清新感,並在唱詩及和諧的人際關係上緩和我們緊張的情緒,我們擁有內心的平安,以致面對突變,困難亦能處之泰然,這種心靈的健康亦是支持我們良好體格的一個重要因素。
(三) 切勿過份自我保護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會有許多行為是為了自我保護的,如注意儀容、身體健康或經濟狀況,但我們在學習成為「有錢的窮人」之餘,必要留意不要走上過份自我保護的路,因為當人太倚賴物質或金錢時,生命就會變得脆弱,無法抵擋外來的壓力或困難,所以作父母的必須有正確的價值觀念,從而教導下一代從小學習如何在困難中茁壯成長,就可以讓他們受用一生。
(四) 珍惜友誼
隨我們的年齡增長,我們能夠認識新朋友的機會及條件漸漸下降,而舊的朋友亦不能維繫的情況下,我們便會漸漸變得寂寞,因此除了珍惜現有的朋友外,我們可以嘗試參與教會的聚會,因教會並沒有年齡的限制,且可提供我們另類的生活方式,這種方式亦是對我們有長期的效益。
若我們缺乏感情朋友來分亨及支持,長期處於寂寞狀態,便會把心事抑壓於心底,若經歷兩年仍未能解決,便很可能踏上抑鬱症的開端。在這情況下,我們不單需要尋求專業的輔導,亦可在宗教信仰上作進一步的探索和思考。
一個人的心理是否健康是很容易察覺出來的,我們的面上是否能常掛笑容?心情是否常保持開朗愉快?就讓我們努力去發展和訓練我們個人的健康心理,並擁有一個愉快的人生。
□ 口述:余德淳/撰文:冼李淑冰

 

混混沌沌四十年

四十歲生日之際,沒有高朋滿座,沒有觥籌交錯,只靜靜地與妻子女兒聚在家里,閱讀聖經,瀏覽影集,感懷萬千。
養育兒女的四十
四十不惑,為父母的我們,隨著養育自己的兒女,已刻骨明心了﹕「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銘心體味﹕「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深深儆醒﹕「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長壽」(以弗所書六2 -3 )。吾等之今日,多虧無私無垠的父慈母愛,故應在惶恐高堂漸老之際,傾已具之力,多多孝順。父母親是一部永遠讀不完的寶卷。能常守在他們身邊,依偎他們膝下,絮叨家常,聆聽教誨,再享稚子之樂,是何等的幸福。然而,激勵兒女志在四方的父母心,與搏擊異域他鄉的游子魂,卻總有天涯相隔,令人不勝唏噓。既難躬親服侍,唯於經濟、事業上讓他們寬裕、放心,聊以補償。將心比心,我們對自己生身的父母尚且如此,就更沒有理由不認或頂撞我們在天上的父了,實應「浪子回頭」,認罪悔改,歸順天父,不使祂為我們痛心。
夫妻相依的四十
四十不惑,成為夫妻的我們,隨著互相適應,互為依托,始領略「婚姻乃終身大事」之內涵。此刻已涉過「白馬王子」、「白雪公主」的幻境,安享「夫妻半樸半賢」之福祉。不慕紅顏倜儻,而在乎同心知己;不戀虛榮浪漫,而注重實際生活。并駕在柴米油鹽醬醋里,齊驅於工作事奉教子中;漸次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渾然一体。雖說貌相上一歲舊似一歲,但內心里卻一天新過一天。畢竟姿色轉眼而逝,愛情卻能潛潛流淌,天長地久。大千世界,茫茫人海中,尋覓到自己信實的另一半,何嘗容易。而且,兩人確比一人好,同舟共濟,分享勞碌的果實,跌倒時彼此攙扶(傳道書四9-10 ),這都是神的揀選與搭配,婚姻在主里面無比牢固、美妙。
獨立社會的四十
四十不惑,獨立社會的我們,隨著咀嚼生活的種種難處,較能客觀地認識理想與現實。孩提時不知天高地厚,滿腹的「鴻鵠之志」,幻想著當大「家」、大「長」。成人後略通人事,追求始著邊際﹕「挂個小職小銜」、「姓名半顯半露」。及至壯年,闖蕩江湖經載,恐祗餘務實的「燕雀之心」﹕只要有份安定的工作,能糊口養家足矣。盡管仍有「遐想」,確非好高騖遠,乃是腳踏實地作力所能及的事。現實教育了人﹕夢寐以求的東西在到手以後,方發覺遠非憧憬的那般美好。恰恰是追求中的酸鹹苦辣,叫人明白了自己的渺小與無力,方知道「人算什麼,你竟認識他;世人算什麼,你竟顧念他」(詩篇一四四3 )。幸蒙神給了永生的盼望,不再掛慮、貪戀世上的諸般,開始真正的追求。凡事仰望求靠天地的主,便添力輕省,明智通達。
超強運作的四十
四十不惑,超強運作的我們,隨著精力的不支,意識到韶華漸逝,縱使鬥志仍昂,但不可拿健康下賭注了。昔日醉酒荒宴,或熬夜做工,面不改色。如今「半衰期」已過,生理代償之儲備已是強弩之末,捉襟見肘,雖未「親朋半見鬼,兒女忽成行」,,卻也「耳畔常聞故人亡,眼前但見少年多」。生活的重荷使人體內滿是壓力,這股「糾紛能量」,「狼奔豕突」,必藉病患宣泄出來,故而疾病(尤如癌症)日趨「年輕化」。中年人需修身養性,均衡飲食,規律過活;身体不是賺錢、縱慾的工具,而是享受康健的主人;它並非自己的奴僕,而自己才是供它驅使的。何況肉身是靈魂的居所,是聖靈的殿,更應愛惜備至,讓它更好地為主做工,在當初對它的「虐待」已略露「報復」端倪的今天,孰還欲執迷「作賤」之而不得貽養天年?
忍耐老練的四十
四十不惑,忍耐老練的我們,隨著認知「事無盡善」之理,學會以辯證的尺度看待事理。萬物皆有瑕疵,此消彼長,絕非人力一蹴可扭轉的。這些年我從「發展中」的中國,旅居德、英、美、加等「發達」之邦,親身經歷了不同的社會、制度,覽閱體驗了迥異的民族、文化,發現沒有一地「十全十美」,而是各有千秋,難論伯仲。換言之,不論是謙為「初級階段」的,還是詡為「高度文明」的,全地沒有一處是 「桃花園」、「伊甸園」,國制政體之事尚如此,更不屑說社會與民間的形形色色了,於是不似年輕時憑地「血氣剛」、「憤世嫉俗」了,代之以理性、寬容、體諒。辦事講究中庸,不走極端,謀事盡上己力,結果順其自然,不再怨天尤人。我們原來就陷在一個充滿罪惡的世界,不必也無法過高地指望。但想到公義的神已為我們預備了聖潔的天國,這世上的國度、人間的不平,都變得無足輕重,不掛在心上了。
浮生過半的四十
四十不惑,浮生過半的我們,隨著難拒的命運擺佈,已摸到了生活的真諦。人生苦短,物欲之壑永難填平。滿有金錢、地位、名譽,並不一定快活;擁有心靈、情感上的富足才是真正的「財主」 。過得充實、自在者不定睛在虛無的錢財上。多非富,少非貧,君不見「他怎樣從母胎赤身而來,也必照樣赤身而去,他勞碌得來的,手中分毫不能帶走」(傳道書六15 )。倘能有空多親近神,作些蒙神喜悅的事,積財寶在天上,則必有平安喜樂相伴。危在於多欲,安在於知足。「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提摩太前書六8 ),知足者常樂。因為神應許過:「在世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約翰福音十六33 )。神的恩典夠用!
以色列人出埃及,歷經曠野四十年,始進入流奶與蜜的迦南地。小子我來此世界混混沌沌四十年,方認識了造我、愛我、看顧我的神,這才是真正的「不惑」了。
□ 星學 (轉載自《生命季刊》)

 

父親節‧母親節

在美國,有兩個人情味極濃的節日:母親節和父親節。
母親節的由來
母親節是由一位名叫賈維斯的婦女倡導,並由她的女兒安娜‧賈維斯發起創立的。賈維斯夫人是一個有十個子女的母親,是當時美國格拉夫頓城教會主日學校的導師。
在美國以解放黑奴為目的的南北戰爭結束後,她在學校裡負責講述美國國殤紀念日課程。賈維斯是一位心地善良,極富同情心的女人。她講述戰爭中那一個個為正義捐軀的英雄的故事,望台下那一張張充滿稚氣的孩子們的臉,一個想法猛然湧上心頭:為祖國貢獻了這麼多英勇戰士,保證了戰爭勝利的,不就是那一個個含辛茹苦地撫育子女的母親們嗎?她們的兒子血染沙場,承受了最大的痛苦和犧牲的,不也是這個默默無聞的母親嗎?因此,她提出應該設立一個紀念日或母親節,給這些平凡的女人一些慰藉,表達兒女們對母親的孝思。
可惜的是,這個良好的願望還沒有實現,賈維斯夫人便與世長辭了。她的女兒安娜‧賈維斯目睹母親撫養自己和兄弟姐妹成人的辛勞,深感母親的提議是適合天理人心的。因此,她寫出了幾十封信,發給美國國會。地方州長和婦女組織等,提議創立母親節。在她的一再呼籲下,這一提議得到了社會上的廣泛響應和支持。1914年,美國總統威爾遜鄭重宣佈,把每年五月的第二個星期天,也就是賈維斯夫人的忌日,定為母親節。美國政府還規定,母親節這天,家家戶戶都要懸掛國旗,以表示對母親的尊敬。由於賈維斯夫人生前喜愛康乃馨花,這種花也就成了母親節的象徵。母親節是個充滿人間溫情的節日,這一天,家裡的男成員要把全部家務活都包下來,兒女們每人都要做一件讓母親高興的事,以盡孝道。即使遠在異地的孩子,也要打電話向母親表示祝賀。這一天,美國人民都要在前佩上一朵花。母親健在的,戴一朵有色的花。
母親節創立後,也得到了全世界各國人民的支持。安娜‧賈維斯在世時,設立母親節的國家已達四十三個。時至今日,歡慶這節日的國家就更多了。母親節,已經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國際性節日。按慣例,「國際母親節」被定在每年的五月十一日舉行。
父親節的由來
父親節的設立過程,和母親節大同小異。這個節日是由約翰‧布魯斯‧多德夫人倡議成立的。多德夫人早年喪母,她有五個弟弟,姐弟六人的生活負擔全落到了父親身上。父親每天早起晚睡,無微不至地關心孩子們的成長,自己則過節衣縮食的節儉日子。多德夫人長大以後,根據自己的切身體會,深感父親這種自我犧牲的精神應該得到表彰。做父親的也應該像母親們那樣,有一個全社會向他們表示敬意的節日。於是,她給華盛頓州政府寫了一封言辭懇切的信,建議以她父親的生日,每年的六月五日作為父親節。1909年州政府採納了這一建議,但把節期改在每年六月的第三個星期日。1910年,多德夫人所在的華盛頓州博斯坎市,舉行了第一次全市性的父親節慶祝活動。
隨社會的發展和變化,美國離婚率不斷上升,單親子女增,在許多家庭中,父親的職責明顯加強了。另一方面,女性就業人數增多,父親也必須承擔更多的家務。在這種情況下,子女對父親的依戀性不斷得到增強,這個節日也就逐漸向全國推廣。1972年,在各方的強烈呼籲下,美國總統尼克松簽署了建立父親節的議會決議,使其成為全國性的節日。在這一天,子女們一早起來,自己動手為父親做一頓豐盛的早餐,並親手端到父親床前。孩子們還要製作一些精美的小禮品送給父親。與母親節一樣,在父親節這天,人們也在胸前佩帶特定的花朵。一般來說,佩帶玫瑰表示對健在父親的愛戴,佩帶白玫瑰的表達對故去父親的悼念。
其實,無論是母親節或父親節,都離不開中國人的「孝」字。我國自古以來,立國之道,以孝為本;先民之,以教為先,我中華文化即孝的文化,我中華民族所以能歷經變亂仍繁衍的綿延生生不息者,胥賴明倫教孝精神之發揚光大。然而,今日社會變遷,小家庭盛行,子女多獨立謀生,所謂「晨昏定省」、「仰事父母」,已經成為一種重望名詞,甚至有人認為時代變了,提倡孝道是不合時宜的迂腐觀念。不過,無論如何說,孝畢竟是我國人倫的大本,文化的根源,羊且跪乳,時代雖然變遷,潮流儘管遞嬗,但孝為德之本,百善孝為先。只有教孝行孝,民德歸厚,使人人孝順父母、尊長敬老、愛鄉愛國,才能使社會弊絕風清,國家團結興盛。
聖經亦教導為人子女的「要在主裡聽從父母」、「要孝敬父母」(弗六1-2),又說:「要謹守你父親的誡命,不可離棄你母親的法則。要常繫在你心上,掛在你項上。你行走,他必引導你;你躺臥,他必保守你;你睡醒,他必與你談論。因為誡命是燈,法則是光;訓誨的責備是生命的道。」(箴六20-23)
□ 王

 

生命,生命!

早上六時四十分,母親突然走進我的房間,我扎醒過來,在朦朧中看見母親已打扮好自己,我甚是奇怪,媽媽猶疑了一陣才不情願地說:「三舅父今早捱不下去了。」
這一天,我上課時要講授杏林子的《生命‧生命》。
三舅父已經是第三度癌病復發,我們一家其實在心底裡已經有個打算,只是死亡的行蹤總是太過飄逸,一不留神,它便來了。聽到消息後,心裡算是平靜,可是在床上翻來覆去仍揮不去母親的話,即使在駕車回校的途中,也難驅胸中的鬱悶。
回到學校,我還在想可以怎樣上好《生命‧生命》這一課,突然有幾位學生走進教員室找我,他們手裡拿一個空瓶,內裝一條在蠕動的小蟲,原來這是一位學生在前一天捉回來的,他們希望能養大牠,看看牠會變成怎麼樣子。
「我常常想,生命是甚麼呢?牆角的磚逢中,掉進了一粒香瓜子,隔了幾天,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那小小的種子裡,包含了怎樣的一種力量……,但那一股足以襲天撼地的生命力,卻令我有種肅然起敬的感動!」
這條小蟲在幽幽地蠕動,而我的舅父的身體卻一動也不動地躺在床上,這一連串的聯想使我重新思考「生命」的問題,但也明顯地,神也希望我能向學生提出這個問題:「生命是甚麼呢?」
對於我的舅父來說,生命又是甚麼呢?我並不知道,只知道他一生庸碌,自小很有繪畫天份,但卻遇不發掘他的人,讀書不成,只好努力工作;後來愛上賭博,又有了太太和兩個女兒,一生只為家庭奔波;後來全家移居香港,競爭大了,生活也沒有那樣安定,由於香港房屋支出極為昂貴,因此要經常搬家,不斷尋找更經濟更合適的地方。後來舅父失業,只靠散工維持生計,由於舅母的工作較為穩定,因此經濟支柱漸漸移到舅母身上,這是唯一可行的辦法。但對於一個男人來說,生活清閒卻成了無形的壓力;後來得患癌症,便更撩倒;康復後聽說他經常去廣州,還有了一個女朋友,好像說是要尋找失去了幾十年的「尊嚴」。自此他穿梭港、澳和廣州之間,行蹤無定,病情比前更甚。我和媽媽探過他兩次,一次是在他復發後,就是他預備要做一個帶有危險性的手術的前一天,那天他的情緒異常反復,無論如何也抑制不了內心極度的徬徨與顫抖。當我要向他講述福音的時候,他已婉拒千里之外;第二次是一個月前他躺在上,病態非常,但卻顯出出人意外的冷靜,「火氣」也沒有了。當天有一位熱心的姊妹與我同去,向他傳講耶穌,當她說到耶穌就好像一份禮物的時候,他渴望地追問怎樣才可以得到這上好的禮物,最後他也接受了耶穌。
鐘聲響起,我走進課室,我的學生告訴我那藏在瓶裡的小蟲兒已經死了,我拿那個瓶,開始談起生命,談到我的舅父,也開始講授《生命‧生命》這篇文章。
「雖然肉體的生命短暫,生老病死的過程往往令人無法捉摸,但是,從有限的生命發揮出無限的價值,使我們活得更為光彩有力,卻在於我們自己掌握。」(杏林子《生命‧生命》
□ 羅賓

 

相信神蹟活現

我自小就沒有甚麼宗教信仰,家中沒有擺放神位、地主、佛像等東西。家人認為萬事都應靠自己雙手創造,天上的神佛並不能有甚麼幫助。
中學時代雖是在一間基督教學校就讀,從聖經課中也知道不少基督教的事情,但基督依然沒有在我心中留下痕。
後來,考上了內地的大學,情形就改變了。那年要離家出外升讀大學,對於我來說,那是一個極新的體驗。剛開始的時候,甚為不習慣,無論生活、學習、居住環境都不令人滿意,在學校裡常想念起家人,特別是患病之時,就更感孤單、凄,也曾一度想過放棄學業回家呢。
直至大學二年級時,經朋友的介紹,才知道大學裡有一個由港澳同學組織的基督教團契,同時也得知他們每逢星期六會到市區內的一所家庭教會中參加崇拜。終於有一天,我也參加了那間教會的崇拜聚會。
生命改變始於小樓房
那是一間兩層高的住家樓房,二樓的廳間作為一個小的禮拜堂,擺滿了密密麻麻的椅子,原來每次聚會的時候也會坐滿了人,一樓也是如此,連所有人行的狹小通道也坐滿人,故此在會合進行當中要中途離開也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我曾詢問過我的朋友若發生火警,就一定困了所有的人,是何等的危險,但她竟說神會保守和祝福祂的教會。
我實在很好奇為何會有那樣多的人?有些人更是從很遠的地方來的。究竟牧師的講道有何吸引?林牧師是一個外表平凡的老人家,他的講道簡單易明,也很切合實際生活。我仍記得很清楚第一次真正領受福音的那篇講章是路加福音第十五章那個失錢的比喻。一個婦人有十塊錢,掉失了一塊,就點燈打掃房子找那失掉的錢……找了,就請朋友鄰舍來,對他們說:「我失落的那塊錢已經找了,你們和我一同歡喜吧!」「我告訴你們,一個罪人悔改,在神的使者面前,也是這樣為他歡喜。」是聖靈的感動,我從未有如此深刻的感受。那天我心中已承認自己是一個罪人,我信耶穌洗淨我的罪,我更信神會帶給我平安和喜樂。
神的靈改變了我對生活的態度。每逢週末我都會和一班團友乘個多小時的巴士到教會聚會,幾乎是風雨不改的,雖然路途遙遠,又擠迫,但我們都是很愉快的;而學校裡團契聚會也開始參加了,真正嘗到了肢體相交的甜蜜,那幾年的大學生活確是又寶貴又令人回味無窮。
神雖沒有應許天色常藍,信靠祂的人也不會事事順利,但祂帶給我們內在的勇氣、信心、和盼望,好讓我們能面對困境。要學習的事情還多呢,在屬靈的路上行走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現代人喜歡求問神蹟,要看見神蹟才相信有神存在,難道每一個得救的信徒不就是一個活生生的神蹟嗎?
□ 澄澈

 

編者的話

中國人對得失的看法持中庸之道。對所得的不會大喜過望,總不免留幾分餘地,甚至居安思危,慎防「得不償失」;當真的失去時,卻又懂得自我安慰,於是就有所謂「失敗乃成功之母」、「破財擋災」之類的話,讓我們相信在失去之中其實仍是有所得益的。這種哲學觀幫助我們即使在「極端」當中仍然可以從其他角度思考自己的處境,是一種保持心境平衡不錯的態度。當然,這源遠流長的哲學觀也可能是由於人們知道自己根本無法擁抱永恆,而所能夠失去的其實又十分有限,即或真要失去,我們亦無法控制。
「失去」總帶一點不能自主的意味,如果可以選擇,沒有人會「主動地」選擇失去。基督教信仰中,全能的神因愛,甘心將自己全然犧牲,這是「捨去」。捨去完全是另一個層次,因為當中是蘊含主動及自主,同時亦帶極大的期許;因捨去,能夠有價值地讓接受的人有所得,並且所得的不再是短暫的,而是能夠得永恆。正如主耶穌所說「一粒麥子若落在地裡死了,就結出許多的子粒來」,並且祂的捨命是要作多人的贖價,讓人可因而獲得永恆的生命。徹底的捨去,換來相信的人永遠的擁有。「得與失」對基督徒而言,有更實在的解釋。

本期主編:關淑鈴

 

美麗有罪

《American Beauty》揚威2000年「金球獎」和「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電影」,片中對人倫關係之諷刺,對「美麗」之不同定義,甚至每個角色對自我救贖之徒勞無功,實在教人拍案叫絕,擊節讚賞。
然而,身為一位影評人,對於本片在香港的中文譯名《美麗有罪》難免有所微言,只因英文片名《American Beauty》是如此的中性,兼且不偏不倚,讓觀眾能有更廣闊的思想空間,但若帶「美麗有罪」先入為主的觀念進場,肯定浪費了集編劇與導演於一身的曼特斯苦心經營的精彩故事。
故此,筆者更喜歡台灣方面的中文譯名《美國心‧玫瑰情》,而每當看到這個頗有趣的片名,總會回憶起片中非常震撼的一幕──
陷於中年危機的男主角布利達(奇雲‧史柏西飾)邂逅女兒同窗安琪(曼娜‧蘇華莉飾)後,情不自禁,午夜夢迴竟幻想半裸的小妮子躺在天花板上,掩蓋重要部位的玫瑰花瓣如情挑般飄落他的身旁,令糊混度日且生無可戀的他重燃生趣……
美麗有罪!在造物主眼中看為「美麗的人類」由始祖時已經「有罪」!即使主耶穌甘心背負所有人的罪孽,在十字架上以鮮血洗淨你和我的不義,更勝過死亡而復活過來,向世人彰顯了威榮和永生的盼望,但若不信靠基督又怎能稱義?不藉人子又如何重回天家?所以布利達雖則在死前的一刻重拾自我,再嘗快樂,卻只屬短暫的光輝。
舞台出身的英國導演曼特斯保留了個人風格,因此本片充滿荒鬧劇的天馬行空,冷眼旁觀下對中產階層的感慨,與及對幸福家庭的質疑,亦流露出有別於荷里活模式的優雅,更對理應將福音傳至地極的弟兄姊妹充滿啟示。當然,劇本情節之精密和人物塑造之巧妙,足教人嘆為觀止!簡潔地借用兩個各走極端的典型但病態的美國家庭,兩代八顆濫情縱慾害己害人的美國心,被玫瑰所惑後刺傷的連場孽情,與我們一起反省甜美生活的真相。
真相可會是:「美國心亂,玫瑰情迷。」?
又或是:「美國心喪,玫瑰情狂。」?
□ 何故

 

被遺忘了的另一半

我是一個對工作絕對投入的人,正因如此,我也全情投入全職主婦的崗位。可是,我漸漸發覺到要把這工作做好,原來不止是我一個人的能力可以做到的。當我走到筋疲力盡、力竭聲嘶時,才發現身邊有一個未被發掘的資源可以動用。他就是那被遺忘了的另一半,對於一些妻子們,也許他就是你隔鄰的房客。
有不少母親因為愛子心切,又或者是為了方便半夜起照顧嬰兒的緣故,丈夫也就搬到隔鄰的房間。從此,那小生命就成了一家之主。而母親們為了發揮母愛、日間上班、回家後料理家務、夜間照顧小孩、於是丈夫就全沒有機會擠進母子之間的空間了。久而久之,父親變成了每月交租和伙食的房客罷了,而夫婦之間也漸漸少了溝通,話題除了有關孩子之外,都扯不上甚麼可談,感情生活更停滯下來。直到有一天,小寶貝日漸長大,在學校的功課出了問題、又或者態度反叛、做事缺乏自信和方向等,那時母親才開始尋找那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被忽視的一大重要元素──父親的參與。
我自己在這方面可算是個失敗者。由於我過份追求完美的性格,在兒子誕生的那一刻,我已定意要做一個「超級媽媽」(Supermom),凡事也要D.I.Y.(Do-It-Yourself)從兒時洗尿布、做麵包、及至現在接送上學、學音樂、游水、督課、課外活動、會話等都堅決由自己處理,不希望勞動丈夫。這是我一生中很大的錯誤。其實、事緣於老大老二還幼時,丈夫眼見我天天為做不完的家務急,又為兒子的厭食擔心,於是提議我黃昏時出外跑跑,我想這也不是個壞主意,便外出一會。回家時,大兒子額前又瘀又腫、嚇得我幾乎要尖叫起來。原來丈夫一心想替兒子洗澡,無奈沒有經驗,一下子把嬰兒在肥皂泡中滑進浴缸內,害得瘀痕處處。從此之後,我便認定男性是沒有照顧幼童的能力,正因如此,就把他「逐出」我們母子的範圍之外。直至現在,我才發覺到我跟本沒法做一個「超級媽媽」,因為父親對子女成長的幫助,是我獨個兒不能供給到的。無知地,我反成為一個剝削他們父子一同成長機會的罪魁。
其實讓丈夫參與育兒的過程益處尤多,而且應從嬰兒時期開始。在外國,近年來有不少研究指出,兒童若果能在成長中有父親的參與,他們長大後,在學術、社交、婚姻、事業上,都有較出色的表現。就這一點,作母親的,絕不能忽視。而在兒童發展邏輯思維,男性的確有比較客觀的一面,所以,父親若能及早介入子女的日常生活中,可以幫助他們有更強的思考能力,擴闊他們對事物的觀點與角度,發展更完美的性格。
自古以來,男性的表達和溝通能力,一般比女性為弱。所以,就與子女的溝通而言,母親是兩者的橋樑。育兒不應單是母親的責任或專利,何不讓孩子從少就在完整的家庭中長大,享受真正的親子關係?從前,我以為每天匯報當天發生的一切瑣事給丈夫聽,已十分足夠,誰知他的感受原來是酸酸的。因為無論你說得多精彩,他祇能成為一個旁聽者。自從老三的出生,丈夫反而樂於照顧嬰兒。因為我誠實的道出我的軟弱,我有限的能力,請求他幫忙。於是丈夫從替嬰兒換尿布到洗澡,也甘心協助。從那時開始,家中出現了一幅很不同的圖畫,從前的家是井井有條,有條不紊,一切也甚有規律,自從丈夫介入之後,一幅凌亂不堪的圖畫出現了。但另一方面,畫的色彩不再是平淡黯然,而是色彩燦爛繽紛、生動得像停不了的錄影片段、聲色俱備。丈夫毫不修飾的笑聲、幼稚的把戲、語重深長的勸告及堅定而不失控的責罵聲,把我們平淡的生活燃亮起來。這些都不是我一個人可以完成的。現在,我取了橋樑的角色,為丈夫引入他能發揮的話題,多與孩子溝通。我也嘗試在過程中發掘兒子身上類似丈夫的優點,加以褒獎,丈夫便更加樂意投身這項育兒的工程。
7至10歲是一個關鍵性的階段。兒子們極需要一個榜樣給他們跟從。他們對歷史產生興趣,對英雄甚是崇拜,也開始認定他們的理想。所以,是父子溝通的黃金時期,不容錯失。近日,我提議丈夫與孩子們一起做他兒時的「汽水蓋」玩意,於是,從搜集到製成,都由父親安排。要兒子從垃圾筒中拾起那生鏽的汽水蓋,對於老大是件苦事,回想起他的表情,真叫我們又愛又憐,可是,當父親把垃圾變成鋒利的武器時,他頓時成了孩子中心的英雄偶像,他活像個武俠小說中的世外奇俠。父子關係又因此更進一步了。
另外,權威的觀念也很重要,小孩子需要學習順服權威,而從當中得到安全感。而神定意子女們孝敬父母,若果人不能順服自己的父母,怎樣順服看不見的神?所以,神亦被稱為「天父」、父親參與子女成長的過程,實在有深厚的屬靈意義。
為了兒子快進入少年期作好準備,我們其中一項工程是與他們一起學單輪雪屐。孩子即將進入一個動感時期,對於父母而言,最好少說話,多做事。所以,我們決定與他們一起運動,一起去經歷新玩意。其實在學習的過程中,甘苦兼備、每摔一跤,都痛在身上,但對兒子們的聲聲鼓勵卻甜在心裡頭。
光陰實在很寶貴,我真不希望見在丈夫老年時,孤獨地看報度日;腦海裡衹有年輕時為工作奔波的片段。當然,要丈夫融入兒子們的日常生活並不是想象中那麼容易。尤其是在孩子功課上出了問題,才讓父親介入,是最困難、既延遲又無效的開始,母親要讓父親參與孩子的日常生活時,定必遇上很多錯失、意外、爭執等時候、需要用智慧及愛心去包容。
而我亦學會把自己的標準降低,接受家中喧嘩的叫聲與及一連串「善後工作」。記得有一次,丈夫堅決要帶孩子先跑步,而我剛巧頭痛得要命,好不容易才弄好晚餐,誰知天已黑了,丈夫才回到家。兒子們因為怕黑,多次嚷著不去跑步,最後他們都去了,但活躍的老三把我弄得筋疲力盡,終於等到父子回家。當他們一進門口,最要命的是三人也踩了「狗屎」。我心急如焚之際,還要清理那三天也吹不去的嗅味。但是丈夫堅持的原則,教訓孩子不因環境而隨便放棄的態度是會令他們受用一生的。
最後,我覺得我與丈夫一定要同一陣線,無論怎樣,聖經的真理是滿有智慧的:「你們作丈夫的,也要按情理和妻子同住,因她比你軟弱、與你一同承受生命之恩的、所以要敬重她……」(彼得前書三7)。「一同承受生命之恩」是多麼美妙的應許。無論我可以擁有多豐厚的收入,工作表現如何突出,沒有了丈夫的支持與敬重,在婚姻的路上,我將會是孤單的,在教養兒女方面,也是孤軍作戰。所以,雖然我和丈夫在教育子女方面有很多不同的意見,但我可以肯定地說,我們因為多溝通,以致感情更加深厚。我再不是追求「超級媽媽」的假象。如你不知如何入手,就由禱告開始吧!先為你的丈夫祈禱,求神賜下機會。再為自己禱告,求主賜下謙卑的心,又給你額外的忍耐和勇氣踏出第一步。神今天就要祝福你的家,你願意把家人都引到神面前嗎?千萬不要忘記那被遺忘了的另一半哩!
□ 茜茜

 

陳國揚:從加拿大到澳門

如果不是六年前一家四口毅然來到澳門,陳國揚一家也許仍然在加拿大北部一個只有三萬人左右的寧靜小鎮裡,過優閒而簡單的生活。
有人急移民 有人要回去
所謂「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漏夜趕科場」,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期,正是不少家庭為前途移民,又不少人為生計而回流的營營役役的年代。同在香港出生及成長的陳氏夫婦,雖然帶兩個稚子所趕上的是一樣班機,來澳背後的動機卻又截然不同。
即使陳先生家族中有不少親戚已移居加拿大,但仍有居港的,由於地域的界限,想望與家人相聚樂也融融的機會卻反而不多。思鄉的情結,加上他自信主及其後大學畢業,都希望與家人分享他所相信的上帝,就造就了他「要回去」的信念。
信念雖然清晰,但直至九三年底至九四年初,上帝才為他們開闢通往澳門之路。路雖然有了,但挑戰與衝擊亦隨之而來。「很多很實在的問題是需要面對的:一個差不多完全陌生的環境,兩個兒子的教育問題、賣屋……等等,都需要解決。」但最重要的是神的安排與帶領,令一些迫在眉睫、看似難以解決的實際需要也得到完善的安排。看到通往澳門的門被打開了,陳氏一家亦一步步地踏上。
「直至現在亦一樣,每一個重要的決定都是藉禱告,然後等待神逐步的帶領。」國揚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在來澳之前,其實與太太紫微一樣,對澳門的認識很是有限,但就是憑藉這樣對上帝的信靠,他們一家在澳門已經生活快六個年頭了。
捨舒適閒逸 取成長體驗
要適應一個幾乎是完全陌生的環境,所遇上的困難並非三言兩語能夠道盡,工作上的制度、兒子的學習、社會的機制等與他們所熟悉的生活環境都有很大的差別。特別是去年他們大兒子患上一場大病,對他們來說就更是深刻。在一般人的眼中,他們一家從老遠跑來澳門,似乎失卻了普遍被看重的舒適與保障。「雖然有時人們也渴望下班回家後可以與兒子們一同踏單車的閒逸生活,但這幾年在澳門的生活體驗及生命的成長,卻並非在加拿大所能體會得到,」國揚堅定地說。
談到得,太太未等發問,已急不及待地補充:「來的時候一家四口,現在一家五口了。」已是三子之母的她甜絲絲地說。「那是額外的恩典,就是『多恩』。」國揚解釋小兒的名字。原來在這個基督徒家庭中,一切的得都成為恩典。
離開熟悉的家園,踏上未知的道路,是面對失去「安全感」這項人類最基本需要的很大的挑戰。對國揚及紫微來說,故然是生命中一項重大的體驗。在自身也在探尋的旅程中,如何能夠協助孩子們面對同樣的挑戰呢?
「所以我們幾個小孩所學會的第一篇聖經就是詩篇第一百廿一篇的『我要向山舉目,我的幫助從何來,我的幫助從造天地的耶和華而來。』,盼望這能成為他們一生的指引。」為人父母的他們道出這段同樣在他們缺乏安全感的情況下得到幫助的經文。不錯,即使身為父母的也不能成為子女一生的保障,教養他們懂得倚靠那位掌管前途的神,不單勝過倚賴一切,更能擁有最實在的安全感。
何謂得失,很難有一個絕對的答案。暫時失去安寧穩妥的生活,要是能得整個家庭學習對上帝依靠的機會,這亦成為國揚一家人生命中最大的練歷。
□ 知行

 

雨天的禱告

在我的公事包中,經常放一本教師的禱文書。多少時候,它幫助我將那興奮與失落、期盼與失敗,化作一個禱告。在這陽光總愛躲起來的季節,以下一篇可能引發你的同感?
雨天的禱告
「難道今天真要這樣開始?」
我向兩個學生尖叫!
剛剛平息了課室兩端的兩場爭鬥,
天父,上課鐘才剛響,
今天看來已有災難的先兆。
連日下的微雨看來無意停止,
還有,孩子們預感整天要留在課室內,
煩燥嘈吵已好一會兒,
校務處剛來的指令意味──
更多案頭工作在等我。
五個學生同時要爭向我說話,
我邊好桌上凌亂的紙張,
邊叫他們安靜。
五個學生繼續嘗試,
終於讓我知道:
小玲剛嘔吐在地,
老實說,我不感到詑異。
今天就要這樣開始嗎?
天父,禁止我,
禁止我宣判今天是災難的日子。
在它還未開始之前,
救我免除無謂的焦慮,
擔心無法控制的事,
助我改善唯一能控制的──
自己的態度。
天父,今天是你所定的日子,
助我在其中歡欣快樂,
這個雨天是你所定的,
助我放鬆點一步一步來。
E.C.Murphy Chalkdust

這陣子特別忙碌,身心交瘁,加上外面陰風細雨,容易令人感到發霉!偶然發現露台一點翠綠,原來那久被我冷落的小盆栽,竟然卻柔弱又倔強地吐出其生命氣息。那悶人的陰風細雨,原來滋潤不少嫩芽新葉。轉個態度,換個眼光,頓覺景象一新。耶穌說:「眼睛就是全身的燈。你的眼睛若瞭亮,全身就光明。」(太廿22)。不求每天的日子充滿陽光,衹求眼目瞭亮,看見生機處處。
□ 多里


 

 

 

 

 

 

 

 

 

 

 

 

 

一則母子的對話

今早搭巴士,聽到一則母子對話,母:「等下你會否與我一起吃早餐,還是回到學校才吃?」兒子:「視乎心情」,母親好像聽不清楚,或是不太肯定自己接收到的信息,於是再問一次,兒子依然以肯定及平和的語氣重覆:「視乎心情」。母親聽後,肝火大怒,質問兒子是甚麼態度,並指責他沒有禮貌;一番責後,再問兒子究竟怎樣決定,兒子怯怯地答:「回學校才吃」,接母親又一輪指責及教訓,表示既然早有決定為何不說清楚,偏要說甚麼「視乎心情」,簡直不知所謂……!
從以上的對話中,讀者可猜想這個兒的年紀嗎?沒錯,是一位青少年,一般的兒童絕少會這樣回答母親,但反觀這位母親回應兒子的方式,似乎沒有視兒子為一位青少年,反而視他為兒童。兒童與父母的關係是怎樣呢?兒童很依賴父母,而且會視父母的地位像神一樣崇高,父母亦會因孩子年紀小而作出較多直接的指導,兒童與父母的關係是不平等的,是有上下之分的;但隨孩子年紀漸長,發展到青少年階段,他們開始越來越要求獨立、自立,需要有更多空間發展自我。此時,青少年自覺已長大(雖然在父母心目中其思想及行為仍未成熟),有「我是大人」的想法,他們就不再甘願與父母維持上下的關係,而要求平等的關係。
從上述的事件中,兒子向母親表達的正是視母親為平等的關係,兒子表達的時候沒有揶揄、譏諷的意味,就像與普通朋友談話一樣,而且一般青少年都很喜歡凡事講心情,為何母親聽了會如此憤怒,因為母親是站在高位去接收兒子的訊息,所以感到兒子不尊重她,從而激起心中的怒火,不自禁地掀起對兒子的指責。其實在指責中,母親是傳遞一種「我是母親,你是兒子」這種上下級別的身份,以及「我是對,你是錯」的觀念,但這樣卻窒息兒子與母親自由溝通的氣氛,兒子不敢或不會再向母親表達自己的感受及意見。其實母親大可藉這個機會問兒子:「現在的心情怎樣,或甚麼心情會令你與我一起吃早餐,甚麼心情會令你選擇買早餐回學校吃呢?」,這樣交談反而增加母親對兒子的了解及兩人的溝通,但車廂中的母親顯然未發覺到她的反應是扼殺了兒子表達感受的機會,而且白白流失了與兒子加深了解的時機。
有一位青少年曾向筆者表示渴望與父親做朋友,每天有時間彼此交流及分享,但父親卻執持「父親」高高在上的形象,未能屈就與兒子平等、雙向的交流。
朋友,如果你有青少年階段的孩子,你又會否選擇像上述的父母一樣,仍然站在高處向孩子說話,還是願意換一個位置站在平地上與孩子有更真切的交流呢?
□ 無名

 


一顆平常心

中國人有句老話:「各有前因莫羨人。」確實引申了不少人生體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歷史。在生存的每個階段,我們經歷不同的人生際遇:甜、酸、苦、辣只是一些簡化的代述。常見社會上出現很多知名人士,他們的成就又成為許多人的奮鬥目標。然而,並且明白別人背後的成功苦況,我們又不時接到跟隨者那種難以言諭的回應:「不是嗎?」其實,成功的背後確是沒有一定的方程式,而人生的得與失往往是相對的,值得我們深入反思。
讀過這樣一個生活故事:一位朋友走向三名砌磚工人,問他們在做甚麼。第一個工人回答說:「我在砌磚。」第二個工人回答道:「我在砌一堵牆。」第三名工人帶微笑笑說道:「我在蓋一座學校。」這三名工人,做同一的工作,但誰最快樂呢?一目了然吧。有了遠景,有了滿足的思想,同樣在砌磚,心裡也會多一份喜悅,祥和,莊嚴的感覺。事實上,我們處事為人,倘若有份內心的遠象作動力,所得的成果無論如何,都足以成為別人的激勵,以及個人生活的督促。
新的聖經記載耶穌到一對姊妹家中作客的故事(路十38-42)。大姊叫馬大,妹子叫馬利亞。在耶穌進入她們的家裡後,馬利亞就坐在祂的腳前聽祂講道,而馬大伺候的事多,心裡忙亂,就進前來說:「主啊,我的妹子留下我一個人伺候,你不在意麼?請吩咐她來幫我!」(路十40下)故事發展常給人一個錯覺,以為惟有馬利亞是可取的,因為她選擇親近耶穌,而馬大就乏善足陳,連耶穌也好像怪責她的不是。其實,馬大是為了服伺耶穌而奔波折騰。福音書形容馬大思慮煩擾,而馬利亞安詳地坐在主跟前聽道。這是一幅多優雅的圖畫。主耶穌了解馬大深愛祂,故祂巴不得馬大也能歇下她的工作,心無牽絆地親近祂。不錯「城市人像馬大,思慮煩擾,得失含糊,心中難得片刻安靜,耶穌明白我們的難處,祂不會苛責我們。重要的是我們要容得下心中有一個位置做馬利亞,也就是學習交託,專注,享受。學會在操心中放心,這是信仰的功課,也是生活的藝術。」(吳思源)
其實,信仰就是一顆平常心的培養,以平常心看自己,以平常心迎向挑戰,以平常心承擔成敗。我們要學習把自己看得合乎中道,不偏不倚,不自大也不自卑。面對任何事件,我們都需要盡心,要學會處之泰然。得失福禍皆平常,或順或逆,都不是命運特別的恩寵或咒詛,我們不用過激地作出反應。總之,萬事順其自然,學習交託,尤其甚者,我們對自己還要有一顆尊重的心,任何時間都不可以自暴自棄。總要學習凡事以造就人,建立人為目標;跌倒的要扶起,受傷的要安慰,軟弱的要激勵。那麼不論是得是失,只要我們是盡了力,一個鼓勵的笑容,一個同情的眼神,一句祝福的說話,一個友善的動作,都能令我們感受坦然。親愛的朋友,耶穌要我們明白的,正是這個出於真摯的愛心,也是建立天國的一個元素。生活中實踐美善,好像小小的芥菜種,起初沒有太多人注意到,但小小水滴積成江河,就能滋潤許多人枯竭的心田。誠心所願。
□ 屈鑑濠

世界快訊

日本的福音派基督徒總數少於一百萬,佔總人口的1%以下,共差派400名宣教士。然而人們也意識到教會過去五年來的復興──教會增長了4.5%,總出席率增長了1%(人口增長率只是0.023%)。去年10月25至31日假京都舉行的新普世宣教大會,共吸引了2,830名出席者。該會議其中一個目標,是要為日本教會參與普世宣教。

美國的最新民意調查顯示,對屬靈事物有興趣者劇增。「1994年至1998年間,感覺到生命需要屬靈成長的美國人從58%增至82%。」可惜他們的屬靈程度非常膚淺,他們對教義及聖經知識不清楚、信仰不一致、表面上有信心卻不信賴神。然而,民意調查者卻對今天的少年人有盼望,他們看起來比父母更委身宗教、更不為物質所誘。

蒙古是亞洲最窮的國家之一,自1990年來對福音非常開放。一個1993年在耳登聶建立的教會目前已是國內最大的教會,共有超過800名受洗會友、65個細胞小組、和11所姐妹教會。全國估計有超過一萬二千名信徒,在70個團契裡聚會。

越南政府加緊對基督徒的控制。基督教村子整個被毀滅,信徒被迫在警察局附近重建家園。一些信徒被無情地折磨以迫使他們放棄信仰。然而在逼迫的洪流當中,出現了另一股新信徒的洪流。一教會系統在過去兩年經歷了最大的增長:教會從200增至800所,少年新信徒達到三萬名。

世界上因信仰之故被殺的基督徒遠超過整個基督教歷史的殉道者。超過60個國家的基督徒被逼迫。在中國,教會領袖被下放在勞改營裡多年。在蘇丹,信徒被賣為奴、被切斷手腳、被斷食挨餓、被迫改信伊斯蘭教。在埃及,年輕姊妹被綁架、強暴、然後被迫與攻擊者結婚。

 

尊重、熱愛、欣賞、珍惜

尊重、熱愛、欣賞和珍惜,是我在河南聖樂交流中最大的感受。
每到一處地方,我們都受熱烈的歡迎。這卻令我感到不安和慚愧,因我們都是一班常常虧欠主的僕人,真不配受這般接待。我們被尊重,都是因神學院的原故。在他們的行動上我見到一節經文活現於眼前:「敬重那在你們中間勞苦的人……用愛心格外尊重他們」。又令我想起耶穌的見證:「先知在本地是沒有人尊敬的」。
每一個聚會所皆坐無虛席,信徒們還自攜方型小木椅,坐上兩三個小時,全神貫注地聽道。我真替他們辛苦,因大多數是上年紀的人。在一所農村教會中,信徒坐滿了教會的旁園和屋簷上,在零下五至七度的氣溫下敬拜神。他們對主的熱愛真能激勵我們。
在歡迎的節目中,我不能以藝術的眼光欣賞,所以很自然便轉到心靈的領域裡。我甚愛看他們的表演,聽他們的歌聲,很有當地色彩。最重要的是我感受到他們對主的愛。他們已獻上最美、是旁人不能批評的一個屬天的水準。
最令我感觸的還是核桃園的農村教會。(一)他們流淚,依依不捨的歡送我們。(二)一位十多歲的女孩,聚會後立即走進我們的休息室,祈望我們為他家人代禱的那份熱切的心,這一幅圖畫深深打入我的腦海裡。在回歸的途中,所有人已睡了,但我睡不,我不斷地流淚。為趕時間離開而不能給了她足夠的關心,我深感內疚。也自覺虧欠了主,我愛主的心真不及他們。我珍惜禱告和親近主的時間有多少?在港,無論是物質或知識的資源都很豐富,我們便因此忽略了主,以資源代替了祂!或是不知上進、少禱告、少看書。(三)對 長輩、牧師、傳道,我們珍惜有多少呢?人總是這樣,有的時候不懂珍惜,無的時候才知寶貴!再者,信徒珍惜彼此相處的時刻又有多少?我們有否被屬世的風氣影響而隨波逐流?亦或能「心意更新而變化」,從世人當中是否能夠被分別出來?在言談中,有意無意間便流露出埋怨、批評、論斷。可能是說笑,但內容和藻詞方面實在是得罪神,也得罪人。
「舌頭是個罪惡的世界……頌讚和咒詛從一個口裡出來,我的弟兄們,這是不應當的」。每當看見弟兄姊妹互相「鬥宰」,無論是善意或惡意,都不能叫我們榮耀神,見證神的時候,我也有軟弱,忍受不了的時候也會還擊。但「以惡還惡」也是罪。
教會將來的風氣有賴我們這班教會領袖及每位事奉者的榜樣與風範,叫人看見我們的好行為,便歸榮與神。假若人人皆努力愛主,學習彼此尊敬、相愛、欣賞和珍惜,基督徒,教會便能合一,基督的身體也見整全了!
□ 謝英聞(傳道)

 

從護理到根治

在一片「反失業、保飯碗」的抗議聲中,有人卻主動離開薪高工優的公務員行列,實現全人關懷的醫療理想。
宋玉英(右圖),一個完全由澳門孕育成長的小妮子,幼稚園、小學就讀愛國色彩甚濃的「濠江中學」,中學則在「勞工子弟學校」。一直以來的教育告訴她:人是宇宙萬物的主宰,人可以藉科學來改變世界,掌管一切。這是她年青時代所秉持的信念。
高中畢業,她考進「鏡湖醫院」護士學校。習護期間,她深感生命的奇妙,尤其是在婦產科目睹待產婦女的生理變化如何配合一個小生命的誕生,整個過程真叫她嘆為觀止,不禁自問:這麼奇妙的身體構造又豈會是進化而來的呢?一直以來的傳統信念開始動搖。
從事醫護行業的人,當然較多面對生離死別的衝擊。然而對玉英打擊最大的,卻是親眼目睹父親的逝去:她雖身為護士,又為身患癌症的父親聘請最高明的醫生,但依然無法挽回父親的性命。誰說人類可以掌管一切?誰說科學可以改變一切?殘酷的現實把玉英固有的人生觀拆毀至蕩然無存。
當時,玉英正在香港進修、考核護士資格,適逢舉世知名的大佈道家包樂博士也在港舉行佈道會,經朋友邀請下,她答應去了。料不到這一盛會,改變了玉英的人生觀,讓她從喪父的悲痛中重新振作過來,帶積極的心境返回澳門。
回到澳門後,玉英獲政府(山頂)醫院聘請任職護士,這是一般人夢寐以求的工作,薪高工優,福利多,還有打不破的「鐵飯碗」。回想當年,玉英喜上眉梢:「由於當時剛信主,工作上又有良好的待遇,一切都顯得很順利、愉快。」但這種滿足感維持了不久,玉英的內心仍感空虛,好像缺欠了些甚麼,「自己雖然快樂,但眼前的病人卻痛苦萬分,我問神:為甚麼會這樣?」玉英帶這份悲憫之心欲在《聖經》中找答案,可惜看不懂。好學的她,於是積極尋求適合自己的教會,希望藉此可以認識《聖經》,了解人生。
就這樣,玉英於九一年加入了協基會活泉堂教會,九二年接受洗禮。「我還記得第一次參加教會主日崇拜的心情,非常興奮,是心底裡的喜悅。因為不再是初信時頭腦上對神的認識,參加教會後才與神建立個人的關係。」她終於找到心靈中最大的滿足。
因這份滿足,玉英九四年放下護士工作,計劃花兩年時間在聖經學院進修神學。結果一讀就是四年,畢業後在教會擔任全職傳道工作。
醫護與傳道,表面上是截然不同的行業,但對玉英來說卻具相同的意義:「真正的醫療護理是全人關懷,不僅是身體的醫治,也包括心靈的護理。而真正能夠根治患者創傷的,正是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將人帶到神的面前,正是我目前的工作!」
□ 王

 

從頭髮說起

兩夫婦夾手夾腳把小女兒的頭髮剪好,算起來,已是第三次了。我們從但求整整齊齊到竭求美觀自然,這回外子更花上百多元買了把電動剪髮器,充當起髮型設計師。終於把女兒的嫩髮剪好,我倆也頗滿意,清爽的短髮,幫她出外也感自豪;可惜只嫌太短一點,弄得人家常問:到底是男還是女。
回想起來,我也是愛長髮之人,自小到大大部份時間,都是長頭髮。小時候,母親替我剪髮,那個年代社會比較窮困,大部份的小孩子的頭髮都是由母親親手剪的,短短齊齊的沒有甚麼好看不好看,只像一個大湯碗倒掛在頭上。小學後,不知甚麼原因,一直沒有剪髮,長至及腰,各式的辮子也試過,記憶中沒有散上學。到了中學,卻一下子把頭髮剪短,似乎意味開始新的階段。剛出來工作時,學人燙捲頭髮以表成熟,但又最不滿意首次燙髮頭髮的樣子,難看極了,予人格格不入的感覺,於是趕快又把頭髮留長。那時的頭髮不多也不少,自然的光澤最是秀麗。結婚後又把頭髮剪短,產後剪了一個短得不能再短的髮型。現在頭髮不再那麼柔順,有點稀疏,容易脫下,也許遲些還會長出銀絲來。以前從不肯嘗試短髮型,現在卻覺得短髮更適合我,雖然長長秀髮予人青春可人的感覺,但以自己現時的年紀和髮質,若仍強留一把長髮,恐怕只像殘舊的布地拖倒掛在頭上。
美,不同的階段、不同的年紀有不同的取向,勉強把別人美的觀念套在自己身上,反而失卻了真正的美。以為是得,結果卻是失。
最近讀到卡爾‧馬克思寫給妻子的信,正好給我這個失去年青秀髮的現代女性一點鼓勵:
「世上確有許多女人,其中漂亮者也不乏其人,但是我在何處能再找到這樣一張臉?它的每一根、幾條,甚至每一條雛紋都能讓我記起生活中最美妙最甜蜜的時刻,我的無窮無盡的痛苦和不可補償的損失都可以在你的臉上讀到。」
□ 為妻者

 

愛你?害你!

「I LOVE YOU」原本是一句多麼美好的字句,但當你在五月四日收到標題為「I LOVE YOU」的電子郵件,而你又好奇地打開它的話,你的電腦及與你有電郵來往的親朋戚友的電腦同樣受到這「愛蟲」電腦病毒的侵入。這一導致全球數以十億損失的病毒,竟是由幾名菲律賓學生「意外」地釋放出來。
造成這麼大的損失,除了這病毒的厲害外,就是它可恥地利用人們對愛的渴望及好奇心。愛是上帝給我們最大的恩典,就是因為愛,耶穌基督才會為我們眾罪人被釘在十字架上。上帝就是愛,但世上有多少人衹追求那些自私的愛,及製造出包裹愛的糖衣而害人的陷阱,真是侮辱了愛,更羞辱了上帝的名。 □ 老C

 

提升家長的心理健康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都會面對各方面不同的壓力。如工作、家庭,若身為父母的話,更要肩負養兒育女的責任,所以健康的心理是可以幫助我們開展美好人生及建立幸福的家庭。
心理健康的四大要素
(一) 體格
個人體格是否良好佔心理健康重要的一環,假若個人在應付七小時工作後,仍能保持有七成剩餘活力來用以消遣,如散步、運動、繼續打理家務、教導子女等,這便是擁有良好的體格。但若是我們的體力不足夠應付日常生活的時候,我們便需要注意,因為良好的體格,便是面對壓力的一個有利條件。
(二) 經濟狀況
個人經濟狀況是否理想是一個主觀的因素,因為這裡所講的並不是指富有與否,而是指到我們如何管理財政,若一個人能常以低消費狀態來應付日常支出,財政狀況非常充裕,我們稱這些人「有錢的窮人」,而一個人生活在高享受之中,但財政卻是非常緊迫的,我們稱他們為「窮的有錢人」,然而財政是否充裕,將會影響我們面對部份生活的壓力,值得我們去仔細思量我們應如何去處理財政。
(三) 知識
在心理學角度而言,若一個人擁有足夠的知識、學問或常有機會認識新發明和事物,這亦是心理健康的一部份,在這個不斷進步的社會,我們不難發現有部份人因不能配合社會的步伐而產生恐懼,所以若能積極上進,多了解社會和新事物,亦是心理健康重要的一環。
(四) 朋友(友情)
朋友是我們都擁有的,亦是我們非常珍惜的,朋友之間的友情亦成為我們心理健康要素之一,而朋友大致可分為兩類。
實力朋友:這些朋友就是比我們有經驗,有知識及能力的,雖然他們能為我們的事情提供解決方法,但許多時候礙於思想及面子?故,我們不會跟這些實力朋友傾吐心事。
感情朋友:感情朋友就是那些與我們景況接近,能耐心聆聽,並和我們憂戚與共的,但這些朋友並不一定有能力幫助我們解決問題,但因為他們並不會輕看我們或造成任何威脅,所以我們很容易向他們傾吐心事和難處。
若個人在心理健康四大要素全面都是比較脆弱的話,當面對打擊時,就很難承受。所以我們應學習:
如何提升或保持心理健康
(一) 個人生活的調校
個人的體格會隨年齡而衰退,我們確實有必要珍惜,除了多做運動,我們應該盡量避免做一些損害或令我們過份消磨精神的事情,如賭博、年青人打遊戲機等,這些事情令我們精神疲累,加上日常需要面對的事情,便很容易出現體力透支的情況,但假若能保持良好的個人生活,工作的壽命(體格)也相對延長,我們應常常有充足的休息,保持心境的開朗。
(二) 心靈的恢復
除了要保持良好的體格外,心靈的恢復亦是非常重要的,現代人常面對呆板乏味的工作,週末、週日確實需要一些「活動」來使我們的心靈恢復,如參加教會的聚會,信仰不是導我們迷信,而是幫助我們在生活上注入一些清新感,並在唱詩及和諧的人際關係上緩和我們緊張的情緒,我們擁有內心的平安,以致面對突變,困難亦能處之泰然,這種心靈的健康亦是支持我們良好體格的一個重要因素。
(三) 切勿過份自我保護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會有許多行為是為了自我保護的,如注意儀容、身體健康或經濟狀況,但我們在學習成為「有錢的窮人」之餘,必要留意不要走上過份自我保護的路,因為當人太倚賴物質或金錢時,生命就會變得脆弱,無法抵擋外來的壓力或困難,所以作父母的必須有正確的價值觀念,從而教導下一代從小學習如何在困難中茁壯成長,就可以讓他們受用一生。
(四) 珍惜友誼
隨我們的年齡增長,我們能夠認識新朋友的機會及條件漸漸下降,而舊的朋友亦不能維繫的情況下,我們便會漸漸變得寂寞,因此除了珍惜現有的朋友外,我們可以嘗試參與教會的聚會,因教會並沒有年齡的限制,且可提供我們另類的生活方式,這種方式亦是對我們有長期的效益。
若我們缺乏感情朋友來分亨及支持,長期處於寂寞狀態,便會把心事抑壓於心底,若經歷兩年仍未能解決,便很可能踏上抑鬱症的開端。在這情況下,我們不單需要尋求專業的輔導,亦可在宗教信仰上作進一步的探索和思考。
一個人的心理是否健康是很容易察覺出來的,我們的面上是否能常掛笑容?心情是否常保持開朗愉快?就讓我們努力去發展和訓練我們個人的健康心理,並擁有一個愉快的人生。
□ 口述:余德淳/撰文:冼李淑冰

 

混混沌沌四十年

四十歲生日之際,沒有高朋滿座,沒有觥籌交錯,只靜靜地與妻子女兒聚在家里,閱讀聖經,瀏覽影集,感懷萬千。
養育兒女的四十
四十不惑,為父母的我們,隨著養育自己的兒女,已刻骨明心了﹕「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銘心體味﹕「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深深儆醒﹕「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長壽」(以弗所書六2 -3 )。吾等之今日,多虧無私無垠的父慈母愛,故應在惶恐高堂漸老之際,傾已具之力,多多孝順。父母親是一部永遠讀不完的寶卷。能常守在他們身邊,依偎他們膝下,絮叨家常,聆聽教誨,再享稚子之樂,是何等的幸福。然而,激勵兒女志在四方的父母心,與搏擊異域他鄉的游子魂,卻總有天涯相隔,令人不勝唏噓。既難躬親服侍,唯於經濟、事業上讓他們寬裕、放心,聊以補償。將心比心,我們對自己生身的父母尚且如此,就更沒有理由不認或頂撞我們在天上的父了,實應「浪子回頭」,認罪悔改,歸順天父,不使祂為我們痛心。
夫妻相依的四十
四十不惑,成為夫妻的我們,隨著互相適應,互為依托,始領略「婚姻乃終身大事」之內涵。此刻已涉過「白馬王子」、「白雪公主」的幻境,安享「夫妻半樸半賢」之福祉。不慕紅顏倜儻,而在乎同心知己;不戀虛榮浪漫,而注重實際生活。并駕在柴米油鹽醬醋里,齊驅於工作事奉教子中;漸次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渾然一体。雖說貌相上一歲舊似一歲,但內心里卻一天新過一天。畢竟姿色轉眼而逝,愛情卻能潛潛流淌,天長地久。大千世界,茫茫人海中,尋覓到自己信實的另一半,何嘗容易。而且,兩人確比一人好,同舟共濟,分享勞碌的果實,跌倒時彼此攙扶(傳道書四9-10 ),這都是神的揀選與搭配,婚姻在主里面無比牢固、美妙。
獨立社會的四十
四十不惑,獨立社會的我們,隨著咀嚼生活的種種難處,較能客觀地認識理想與現實。孩提時不知天高地厚,滿腹的「鴻鵠之志」,幻想著當大「家」、大「長」。成人後略通人事,追求始著邊際﹕「挂個小職小銜」、「姓名半顯半露」。及至壯年,闖蕩江湖經載,恐祗餘務實的「燕雀之心」﹕只要有份安定的工作,能糊口養家足矣。盡管仍有「遐想」,確非好高騖遠,乃是腳踏實地作力所能及的事。現實教育了人﹕夢寐以求的東西在到手以後,方發覺遠非憧憬的那般美好。恰恰是追求中的酸鹹苦辣,叫人明白了自己的渺小與無力,方知道「人算什麼,你竟認識他;世人算什麼,你竟顧念他」(詩篇一四四3 )。幸蒙神給了永生的盼望,不再掛慮、貪戀世上的諸般,開始真正的追求。凡事仰望求靠天地的主,便添力輕省,明智通達。
超強運作的四十
四十不惑,超強運作的我們,隨著精力的不支,意識到韶華漸逝,縱使鬥志仍昂,但不可拿健康下賭注了。昔日醉酒荒宴,或熬夜做工,面不改色。如今「半衰期」已過,生理代償之儲備已是強弩之末,捉襟見肘,雖未「親朋半見鬼,兒女忽成行」,,卻也「耳畔常聞故人亡,眼前但見少年多」。生活的重荷使人體內滿是壓力,這股「糾紛能量」,「狼奔豕突」,必藉病患宣泄出來,故而疾病(尤如癌症)日趨「年輕化」。中年人需修身養性,均衡飲食,規律過活;身体不是賺錢、縱慾的工具,而是享受康健的主人;它並非自己的奴僕,而自己才是供它驅使的。何況肉身是靈魂的居所,是聖靈的殿,更應愛惜備至,讓它更好地為主做工,在當初對它的「虐待」已略露「報復」端倪的今天,孰還欲執迷「作賤」之而不得貽養天年?
忍耐老練的四十
四十不惑,忍耐老練的我們,隨著認知「事無盡善」之理,學會以辯證的尺度看待事理。萬物皆有瑕疵,此消彼長,絕非人力一蹴可扭轉的。這些年我從「發展中」的中國,旅居德、英、美、加等「發達」之邦,親身經歷了不同的社會、制度,覽閱體驗了迥異的民族、文化,發現沒有一地「十全十美」,而是各有千秋,難論伯仲。換言之,不論是謙為「初級階段」的,還是詡為「高度文明」的,全地沒有一處是 「桃花園」、「伊甸園」,國制政體之事尚如此,更不屑說社會與民間的形形色色了,於是不似年輕時憑地「血氣剛」、「憤世嫉俗」了,代之以理性、寬容、體諒。辦事講究中庸,不走極端,謀事盡上己力,結果順其自然,不再怨天尤人。我們原來就陷在一個充滿罪惡的世界,不必也無法過高地指望。但想到公義的神已為我們預備了聖潔的天國,這世上的國度、人間的不平,都變得無足輕重,不掛在心上了。
浮生過半的四十
四十不惑,浮生過半的我們,隨著難拒的命運擺佈,已摸到了生活的真諦。人生苦短,物欲之壑永難填平。滿有金錢、地位、名譽,並不一定快活;擁有心靈、情感上的富足才是真正的「財主」 。過得充實、自在者不定睛在虛無的錢財上。多非富,少非貧,君不見「他怎樣從母胎赤身而來,也必照樣赤身而去,他勞碌得來的,手中分毫不能帶走」(傳道書六15 )。倘能有空多親近神,作些蒙神喜悅的事,積財寶在天上,則必有平安喜樂相伴。危在於多欲,安在於知足。「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提摩太前書六8 ),知足者常樂。因為神應許過:「在世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約翰福音十六33 )。神的恩典夠用!
以色列人出埃及,歷經曠野四十年,始進入流奶與蜜的迦南地。小子我來此世界混混沌沌四十年,方認識了造我、愛我、看顧我的神,這才是真正的「不惑」了。
□ 星學 (轉載自《生命季刊》)

 

父親節‧母親節

在美國,有兩個人情味極濃的節日:母親節和父親節。
母親節的由來
母親節是由一位名叫賈維斯的婦女倡導,並由她的女兒安娜‧賈維斯發起創立的。賈維斯夫人是一個有十個子女的母親,是當時美國格拉夫頓城教會主日學校的導師。
在美國以解放黑奴為目的的南北戰爭結束後,她在學校裡負責講述美國國殤紀念日課程。賈維斯是一位心地善良,極富同情心的女人。她講述戰爭中那一個個為正義捐軀的英雄的故事,望台下那一張張充滿稚氣的孩子們的臉,一個想法猛然湧上心頭:為祖國貢獻了這麼多英勇戰士,保證了戰爭勝利的,不就是那一個個含辛茹苦地撫育子女的母親們嗎?她們的兒子血染沙場,承受了最大的痛苦和犧牲的,不也是這個默默無聞的母親嗎?因此,她提出應該設立一個紀念日或母親節,給這些平凡的女人一些慰藉,表達兒女們對母親的孝思。
可惜的是,這個良好的願望還沒有實現,賈維斯夫人便與世長辭了。她的女兒安娜‧賈維斯目睹母親撫養自己和兄弟姐妹成人的辛勞,深感母親的提議是適合天理人心的。因此,她寫出了幾十封信,發給美國國會。地方州長和婦女組織等,提議創立母親節。在她的一再呼籲下,這一提議得到了社會上的廣泛響應和支持。1914年,美國總統威爾遜鄭重宣佈,把每年五月的第二個星期天,也就是賈維斯夫人的忌日,定為母親節。美國政府還規定,母親節這天,家家戶戶都要懸掛國旗,以表示對母親的尊敬。由於賈維斯夫人生前喜愛康乃馨花,這種花也就成了母親節的象徵。母親節是個充滿人間溫情的節日,這一天,家裡的男成員要把全部家務活都包下來,兒女們每人都要做一件讓母親高興的事,以盡孝道。即使遠在異地的孩子,也要打電話向母親表示祝賀。這一天,美國人民都要在前佩上一朵花。母親健在的,戴一朵有色的花。
母親節創立後,也得到了全世界各國人民的支持。安娜‧賈維斯在世時,設立母親節的國家已達四十三個。時至今日,歡慶這節日的國家就更多了。母親節,已經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國際性節日。按慣例,「國際母親節」被定在每年的五月十一日舉行。
父親節的由來
父親節的設立過程,和母親節大同小異。這個節日是由約翰‧布魯斯‧多德夫人倡議成立的。多德夫人早年喪母,她有五個弟弟,姐弟六人的生活負擔全落到了父親身上。父親每天早起晚睡,無微不至地關心孩子們的成長,自己則過節衣縮食的節儉日子。多德夫人長大以後,根據自己的切身體會,深感父親這種自我犧牲的精神應該得到表彰。做父親的也應該像母親們那樣,有一個全社會向他們表示敬意的節日。於是,她給華盛頓州政府寫了一封言辭懇切的信,建議以她父親的生日,每年的六月五日作為父親節。1909年州政府採納了這一建議,但把節期改在每年六月的第三個星期日。1910年,多德夫人所在的華盛頓州博斯坎市,舉行了第一次全市性的父親節慶祝活動。
隨社會的發展和變化,美國離婚率不斷上升,單親子女增,在許多家庭中,父親的職責明顯加強了。另一方面,女性就業人數增多,父親也必須承擔更多的家務。在這種情況下,子女對父親的依戀性不斷得到增強,這個節日也就逐漸向全國推廣。1972年,在各方的強烈呼籲下,美國總統尼克松簽署了建立父親節的議會決議,使其成為全國性的節日。在這一天,子女們一早起來,自己動手為父親做一頓豐盛的早餐,並親手端到父親床前。孩子們還要製作一些精美的小禮品送給父親。與母親節一樣,在父親節這天,人們也在胸前佩帶特定的花朵。一般來說,佩帶玫瑰表示對健在父親的愛戴,佩帶白玫瑰的表達對故去父親的悼念。
其實,無論是母親節或父親節,都離不開中國人的「孝」字。我國自古以來,立國之道,以孝為本;先民之,以教為先,我中華文化即孝的文化,我中華民族所以能歷經變亂仍繁衍的綿延生生不息者,胥賴明倫教孝精神之發揚光大。然而,今日社會變遷,小家庭盛行,子女多獨立謀生,所謂「晨昏定省」、「仰事父母」,已經成為一種重望名詞,甚至有人認為時代變了,提倡孝道是不合時宜的迂腐觀念。不過,無論如何說,孝畢竟是我國人倫的大本,文化的根源,羊且跪乳,時代雖然變遷,潮流儘管遞嬗,但孝為德之本,百善孝為先。只有教孝行孝,民德歸厚,使人人孝順父母、尊長敬老、愛鄉愛國,才能使社會弊絕風清,國家團結興盛。
聖經亦教導為人子女的「要在主裡聽從父母」、「要孝敬父母」(弗六1-2),又說:「要謹守你父親的誡命,不可離棄你母親的法則。要常繫在你心上,掛在你項上。你行走,他必引導你;你躺臥,他必保守你;你睡醒,他必與你談論。因為誡命是燈,法則是光;訓誨的責備是生命的道。」(箴六20-23)
□ 王

 

生命,生命!

早上六時四十分,母親突然走進我的房間,我扎醒過來,在朦朧中看見母親已打扮好自己,我甚是奇怪,媽媽猶疑了一陣才不情願地說:「三舅父今早捱不下去了。」
這一天,我上課時要講授杏林子的《生命‧生命》。
三舅父已經是第三度癌病復發,我們一家其實在心底裡已經有個打算,只是死亡的行蹤總是太過飄逸,一不留神,它便來了。聽到消息後,心裡算是平靜,可是在床上翻來覆去仍揮不去母親的話,即使在駕車回校的途中,也難驅胸中的鬱悶。
回到學校,我還在想可以怎樣上好《生命‧生命》這一課,突然有幾位學生走進教員室找我,他們手裡拿一個空瓶,內裝一條在蠕動的小蟲,原來這是一位學生在前一天捉回來的,他們希望能養大牠,看看牠會變成怎麼樣子。
「我常常想,生命是甚麼呢?牆角的磚逢中,掉進了一粒香瓜子,隔了幾天,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那小小的種子裡,包含了怎樣的一種力量……,但那一股足以襲天撼地的生命力,卻令我有種肅然起敬的感動!」
這條小蟲在幽幽地蠕動,而我的舅父的身體卻一動也不動地躺在床上,這一連串的聯想使我重新思考「生命」的問題,但也明顯地,神也希望我能向學生提出這個問題:「生命是甚麼呢?」
對於我的舅父來說,生命又是甚麼呢?我並不知道,只知道他一生庸碌,自小很有繪畫天份,但卻遇不發掘他的人,讀書不成,只好努力工作;後來愛上賭博,又有了太太和兩個女兒,一生只為家庭奔波;後來全家移居香港,競爭大了,生活也沒有那樣安定,由於香港房屋支出極為昂貴,因此要經常搬家,不斷尋找更經濟更合適的地方。後來舅父失業,只靠散工維持生計,由於舅母的工作較為穩定,因此經濟支柱漸漸移到舅母身上,這是唯一可行的辦法。但對於一個男人來說,生活清閒卻成了無形的壓力;後來得患癌症,便更撩倒;康復後聽說他經常去廣州,還有了一個女朋友,好像說是要尋找失去了幾十年的「尊嚴」。自此他穿梭港、澳和廣州之間,行蹤無定,病情比前更甚。我和媽媽探過他兩次,一次是在他復發後,就是他預備要做一個帶有危險性的手術的前一天,那天他的情緒異常反復,無論如何也抑制不了內心極度的徬徨與顫抖。當我要向他講述福音的時候,他已婉拒千里之外;第二次是一個月前他躺在上,病態非常,但卻顯出出人意外的冷靜,「火氣」也沒有了。當天有一位熱心的姊妹與我同去,向他傳講耶穌,當她說到耶穌就好像一份禮物的時候,他渴望地追問怎樣才可以得到這上好的禮物,最後他也接受了耶穌。
鐘聲響起,我走進課室,我的學生告訴我那藏在瓶裡的小蟲兒已經死了,我拿那個瓶,開始談起生命,談到我的舅父,也開始講授《生命‧生命》這篇文章。
「雖然肉體的生命短暫,生老病死的過程往往令人無法捉摸,但是,從有限的生命發揮出無限的價值,使我們活得更為光彩有力,卻在於我們自己掌握。」(杏林子《生命‧生命》
□ 羅賓

 

相信神蹟活現

我自小就沒有甚麼宗教信仰,家中沒有擺放神位、地主、佛像等東西。家人認為萬事都應靠自己雙手創造,天上的神佛並不能有甚麼幫助。
中學時代雖是在一間基督教學校就讀,從聖經課中也知道不少基督教的事情,但基督依然沒有在我心中留下痕。
後來,考上了內地的大學,情形就改變了。那年要離家出外升讀大學,對於我來說,那是一個極新的體驗。剛開始的時候,甚為不習慣,無論生活、學習、居住環境都不令人滿意,在學校裡常想念起家人,特別是患病之時,就更感孤單、凄,也曾一度想過放棄學業回家呢。
直至大學二年級時,經朋友的介紹,才知道大學裡有一個由港澳同學組織的基督教團契,同時也得知他們每逢星期六會到市區內的一所家庭教會中參加崇拜。終於有一天,我也參加了那間教會的崇拜聚會。
生命改變始於小樓房
那是一間兩層高的住家樓房,二樓的廳間作為一個小的禮拜堂,擺滿了密密麻麻的椅子,原來每次聚會的時候也會坐滿了人,一樓也是如此,連所有人行的狹小通道也坐滿人,故此在會合進行當中要中途離開也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我曾詢問過我的朋友若發生火警,就一定困了所有的人,是何等的危險,但她竟說神會保守和祝福祂的教會。
我實在很好奇為何會有那樣多的人?有些人更是從很遠的地方來的。究竟牧師的講道有何吸引?林牧師是一個外表平凡的老人家,他的講道簡單易明,也很切合實際生活。我仍記得很清楚第一次真正領受福音的那篇講章是路加福音第十五章那個失錢的比喻。一個婦人有十塊錢,掉失了一塊,就點燈打掃房子找那失掉的錢……找了,就請朋友鄰舍來,對他們說:「我失落的那塊錢已經找了,你們和我一同歡喜吧!」「我告訴你們,一個罪人悔改,在神的使者面前,也是這樣為他歡喜。」是聖靈的感動,我從未有如此深刻的感受。那天我心中已承認自己是一個罪人,我信耶穌洗淨我的罪,我更信神會帶給我平安和喜樂。
神的靈改變了我對生活的態度。每逢週末我都會和一班團友乘個多小時的巴士到教會聚會,幾乎是風雨不改的,雖然路途遙遠,又擠迫,但我們都是很愉快的;而學校裡團契聚會也開始參加了,真正嘗到了肢體相交的甜蜜,那幾年的大學生活確是又寶貴又令人回味無窮。
神雖沒有應許天色常藍,信靠祂的人也不會事事順利,但祂帶給我們內在的勇氣、信心、和盼望,好讓我們能面對困境。要學習的事情還多呢,在屬靈的路上行走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現代人喜歡求問神蹟,要看見神蹟才相信有神存在,難道每一個得救的信徒不就是一個活生生的神蹟嗎?
□ 澄澈

 

編者的話

中國人對得失的看法持中庸之道。對所得的不會大喜過望,總不免留幾分餘地,甚至居安思危,慎防「得不償失」;當真的失去時,卻又懂得自我安慰,於是就有所謂「失敗乃成功之母」、「破財擋災」之類的話,讓我們相信在失去之中其實仍是有所得益的。這種哲學觀幫助我們即使在「極端」當中仍然可以從其他角度思考自己的處境,是一種保持心境平衡不錯的態度。當然,這源遠流長的哲學觀也可能是由於人們知道自己根本無法擁抱永恆,而所能夠失去的其實又十分有限,即或真要失去,我們亦無法控制。
「失去」總帶一點不能自主的意味,如果可以選擇,沒有人會「主動地」選擇失去。基督教信仰中,全能的神因愛,甘心將自己全然犧牲,這是「捨去」。捨去完全是另一個層次,因為當中是蘊含主動及自主,同時亦帶極大的期許;因捨去,能夠有價值地讓接受的人有所得,並且所得的不再是短暫的,而是能夠得永恆。正如主耶穌所說「一粒麥子若落在地裡死了,就結出許多的子粒來」,並且祂的捨命是要作多人的贖價,讓人可因而獲得永恆的生命。徹底的捨去,換來相信的人永遠的擁有。「得與失」對基督徒而言,有更實在的解釋。

本期主編:關淑鈴

 

美麗有罪

《American Beauty》揚威2000年「金球獎」和「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電影」,片中對人倫關係之諷刺,對「美麗」之不同定義,甚至每個角色對自我救贖之徒勞無功,實在教人拍案叫絕,擊節讚賞。
然而,身為一位影評人,對於本片在香港的中文譯名《美麗有罪》難免有所微言,只因英文片名《American Beauty》是如此的中性,兼且不偏不倚,讓觀眾能有更廣闊的思想空間,但若帶「美麗有罪」先入為主的觀念進場,肯定浪費了集編劇與導演於一身的曼特斯苦心經營的精彩故事。
故此,筆者更喜歡台灣方面的中文譯名《美國心‧玫瑰情》,而每當看到這個頗有趣的片名,總會回憶起片中非常震撼的一幕──
陷於中年危機的男主角布利達(奇雲‧史柏西飾)邂逅女兒同窗安琪(曼娜‧蘇華莉飾)後,情不自禁,午夜夢迴竟幻想半裸的小妮子躺在天花板上,掩蓋重要部位的玫瑰花瓣如情挑般飄落他的身旁,令糊混度日且生無可戀的他重燃生趣……
美麗有罪!在造物主眼中看為「美麗的人類」由始祖時已經「有罪」!即使主耶穌甘心背負所有人的罪孽,在十字架上以鮮血洗淨你和我的不義,更勝過死亡而復活過來,向世人彰顯了威榮和永生的盼望,但若不信靠基督又怎能稱義?不藉人子又如何重回天家?所以布利達雖則在死前的一刻重拾自我,再嘗快樂,卻只屬短暫的光輝。
舞台出身的英國導演曼特斯保留了個人風格,因此本片充滿荒鬧劇的天馬行空,冷眼旁觀下對中產階層的感慨,與及對幸福家庭的質疑,亦流露出有別於荷里活模式的優雅,更對理應將福音傳至地極的弟兄姊妹充滿啟示。當然,劇本情節之精密和人物塑造之巧妙,足教人嘆為觀止!簡潔地借用兩個各走極端的典型但病態的美國家庭,兩代八顆濫情縱慾害己害人的美國心,被玫瑰所惑後刺傷的連場孽情,與我們一起反省甜美生活的真相。
真相可會是:「美國心亂,玫瑰情迷。」?
又或是:「美國心喪,玫瑰情狂。」?
□ 何故

 

被遺忘了的另一半

我是一個對工作絕對投入的人,正因如此,我也全情投入全職主婦的崗位。可是,我漸漸發覺到要把這工作做好,原來不止是我一個人的能力可以做到的。當我走到筋疲力盡、力竭聲嘶時,才發現身邊有一個未被發掘的資源可以動用。他就是那被遺忘了的另一半,對於一些妻子們,也許他就是你隔鄰的房客。
有不少母親因為愛子心切,又或者是為了方便半夜起照顧嬰兒的緣故,丈夫也就搬到隔鄰的房間。從此,那小生命就成了一家之主。而母親們為了發揮母愛、日間上班、回家後料理家務、夜間照顧小孩、於是丈夫就全沒有機會擠進母子之間的空間了。久而久之,父親變成了每月交租和伙食的房客罷了,而夫婦之間也漸漸少了溝通,話題除了有關孩子之外,都扯不上甚麼可談,感情生活更停滯下來。直到有一天,小寶貝日漸長大,在學校的功課出了問題、又或者態度反叛、做事缺乏自信和方向等,那時母親才開始尋找那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被忽視的一大重要元素──父親的參與。
我自己在這方面可算是個失敗者。由於我過份追求完美的性格,在兒子誕生的那一刻,我已定意要做一個「超級媽媽」(Supermom),凡事也要D.I.Y.(Do-It-Yourself)從兒時洗尿布、做麵包、及至現在接送上學、學音樂、游水、督課、課外活動、會話等都堅決由自己處理,不希望勞動丈夫。這是我一生中很大的錯誤。其實、事緣於老大老二還幼時,丈夫眼見我天天為做不完的家務急,又為兒子的厭食擔心,於是提議我黃昏時出外跑跑,我想這也不是個壞主意,便外出一會。回家時,大兒子額前又瘀又腫、嚇得我幾乎要尖叫起來。原來丈夫一心想替兒子洗澡,無奈沒有經驗,一下子把嬰兒在肥皂泡中滑進浴缸內,害得瘀痕處處。從此之後,我便認定男性是沒有照顧幼童的能力,正因如此,就把他「逐出」我們母子的範圍之外。直至現在,我才發覺到我跟本沒法做一個「超級媽媽」,因為父親對子女成長的幫助,是我獨個兒不能供給到的。無知地,我反成為一個剝削他們父子一同成長機會的罪魁。
其實讓丈夫參與育兒的過程益處尤多,而且應從嬰兒時期開始。在外國,近年來有不少研究指出,兒童若果能在成長中有父親的參與,他們長大後,在學術、社交、婚姻、事業上,都有較出色的表現。就這一點,作母親的,絕不能忽視。而在兒童發展邏輯思維,男性的確有比較客觀的一面,所以,父親若能及早介入子女的日常生活中,可以幫助他們有更強的思考能力,擴闊他們對事物的觀點與角度,發展更完美的性格。
自古以來,男性的表達和溝通能力,一般比女性為弱。所以,就與子女的溝通而言,母親是兩者的橋樑。育兒不應單是母親的責任或專利,何不讓孩子從少就在完整的家庭中長大,享受真正的親子關係?從前,我以為每天匯報當天發生的一切瑣事給丈夫聽,已十分足夠,誰知他的感受原來是酸酸的。因為無論你說得多精彩,他祇能成為一個旁聽者。自從老三的出生,丈夫反而樂於照顧嬰兒。因為我誠實的道出我的軟弱,我有限的能力,請求他幫忙。於是丈夫從替嬰兒換尿布到洗澡,也甘心協助。從那時開始,家中出現了一幅很不同的圖畫,從前的家是井井有條,有條不紊,一切也甚有規律,自從丈夫介入之後,一幅凌亂不堪的圖畫出現了。但另一方面,畫的色彩不再是平淡黯然,而是色彩燦爛繽紛、生動得像停不了的錄影片段、聲色俱備。丈夫毫不修飾的笑聲、幼稚的把戲、語重深長的勸告及堅定而不失控的責罵聲,把我們平淡的生活燃亮起來。這些都不是我一個人可以完成的。現在,我取了橋樑的角色,為丈夫引入他能發揮的話題,多與孩子溝通。我也嘗試在過程中發掘兒子身上類似丈夫的優點,加以褒獎,丈夫便更加樂意投身這項育兒的工程。
7至10歲是一個關鍵性的階段。兒子們極需要一個榜樣給他們跟從。他們對歷史產生興趣,對英雄甚是崇拜,也開始認定他們的理想。所以,是父子溝通的黃金時期,不容錯失。近日,我提議丈夫與孩子們一起做他兒時的「汽水蓋」玩意,於是,從搜集到製成,都由父親安排。要兒子從垃圾筒中拾起那生鏽的汽水蓋,對於老大是件苦事,回想起他的表情,真叫我們又愛又憐,可是,當父親把垃圾變成鋒利的武器時,他頓時成了孩子中心的英雄偶像,他活像個武俠小說中的世外奇俠。父子關係又因此更進一步了。
另外,權威的觀念也很重要,小孩子需要學習順服權威,而從當中得到安全感。而神定意子女們孝敬父母,若果人不能順服自己的父母,怎樣順服看不見的神?所以,神亦被稱為「天父」、父親參與子女成長的過程,實在有深厚的屬靈意義。
為了兒子快進入少年期作好準備,我們其中一項工程是與他們一起學單輪雪屐。孩子即將進入一個動感時期,對於父母而言,最好少說話,多做事。所以,我們決定與他們一起運動,一起去經歷新玩意。其實在學習的過程中,甘苦兼備、每摔一跤,都痛在身上,但對兒子們的聲聲鼓勵卻甜在心裡頭。
光陰實在很寶貴,我真不希望見在丈夫老年時,孤獨地看報度日;腦海裡衹有年輕時為工作奔波的片段。當然,要丈夫融入兒子們的日常生活並不是想象中那麼容易。尤其是在孩子功課上出了問題,才讓父親介入,是最困難、既延遲又無效的開始,母親要讓父親參與孩子的日常生活時,定必遇上很多錯失、意外、爭執等時候、需要用智慧及愛心去包容。
而我亦學會把自己的標準降低,接受家中喧嘩的叫聲與及一連串「善後工作」。記得有一次,丈夫堅決要帶孩子先跑步,而我剛巧頭痛得要命,好不容易才弄好晚餐,誰知天已黑了,丈夫才回到家。兒子們因為怕黑,多次嚷著不去跑步,最後他們都去了,但活躍的老三把我弄得筋疲力盡,終於等到父子回家。當他們一進門口,最要命的是三人也踩了「狗屎」。我心急如焚之際,還要清理那三天也吹不去的嗅味。但是丈夫堅持的原則,教訓孩子不因環境而隨便放棄的態度是會令他們受用一生的。
最後,我覺得我與丈夫一定要同一陣線,無論怎樣,聖經的真理是滿有智慧的:「你們作丈夫的,也要按情理和妻子同住,因她比你軟弱、與你一同承受生命之恩的、所以要敬重她……」(彼得前書三7)。「一同承受生命之恩」是多麼美妙的應許。無論我可以擁有多豐厚的收入,工作表現如何突出,沒有了丈夫的支持與敬重,在婚姻的路上,我將會是孤單的,在教養兒女方面,也是孤軍作戰。所以,雖然我和丈夫在教育子女方面有很多不同的意見,但我可以肯定地說,我們因為多溝通,以致感情更加深厚。我再不是追求「超級媽媽」的假象。如你不知如何入手,就由禱告開始吧!先為你的丈夫祈禱,求神賜下機會。再為自己禱告,求主賜下謙卑的心,又給你額外的忍耐和勇氣踏出第一步。神今天就要祝福你的家,你願意把家人都引到神面前嗎?千萬不要忘記那被遺忘了的另一半哩!
□ 茜茜

 

陳國揚:從加拿大到澳門

如果不是六年前一家四口毅然來到澳門,陳國揚一家也許仍然在加拿大北部一個只有三萬人左右的寧靜小鎮裡,過優閒而簡單的生活。
有人急移民 有人要回去
所謂「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漏夜趕科場」,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期,正是不少家庭為前途移民,又不少人為生計而回流的營營役役的年代。同在香港出生及成長的陳氏夫婦,雖然帶兩個稚子所趕上的是一樣班機,來澳背後的動機卻又截然不同。
即使陳先生家族中有不少親戚已移居加拿大,但仍有居港的,由於地域的界限,想望與家人相聚樂也融融的機會卻反而不多。思鄉的情結,加上他自信主及其後大學畢業,都希望與家人分享他所相信的上帝,就造就了他「要回去」的信念。
信念雖然清晰,但直至九三年底至九四年初,上帝才為他們開闢通往澳門之路。路雖然有了,但挑戰與衝擊亦隨之而來。「很多很實在的問題是需要面對的:一個差不多完全陌生的環境,兩個兒子的教育問題、賣屋……等等,都需要解決。」但最重要的是神的安排與帶領,令一些迫在眉睫、看似難以解決的實際需要也得到完善的安排。看到通往澳門的門被打開了,陳氏一家亦一步步地踏上。
「直至現在亦一樣,每一個重要的決定都是藉禱告,然後等待神逐步的帶領。」國揚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在來澳之前,其實與太太紫微一樣,對澳門的認識很是有限,但就是憑藉這樣對上帝的信靠,他們一家在澳門已經生活快六個年頭了。
捨舒適閒逸 取成長體驗
要適應一個幾乎是完全陌生的環境,所遇上的困難並非三言兩語能夠道盡,工作上的制度、兒子的學習、社會的機制等與他們所熟悉的生活環境都有很大的差別。特別是去年他們大兒子患上一場大病,對他們來說就更是深刻。在一般人的眼中,他們一家從老遠跑來澳門,似乎失卻了普遍被看重的舒適與保障。「雖然有時人們也渴望下班回家後可以與兒子們一同踏單車的閒逸生活,但這幾年在澳門的生活體驗及生命的成長,卻並非在加拿大所能體會得到,」國揚堅定地說。
談到得,太太未等發問,已急不及待地補充:「來的時候一家四口,現在一家五口了。」已是三子之母的她甜絲絲地說。「那是額外的恩典,就是『多恩』。」國揚解釋小兒的名字。原來在這個基督徒家庭中,一切的得都成為恩典。
離開熟悉的家園,踏上未知的道路,是面對失去「安全感」這項人類最基本需要的很大的挑戰。對國揚及紫微來說,故然是生命中一項重大的體驗。在自身也在探尋的旅程中,如何能夠協助孩子們面對同樣的挑戰呢?
「所以我們幾個小孩所學會的第一篇聖經就是詩篇第一百廿一篇的『我要向山舉目,我的幫助從何來,我的幫助從造天地的耶和華而來。』,盼望這能成為他們一生的指引。」為人父母的他們道出這段同樣在他們缺乏安全感的情況下得到幫助的經文。不錯,即使身為父母的也不能成為子女一生的保障,教養他們懂得倚靠那位掌管前途的神,不單勝過倚賴一切,更能擁有最實在的安全感。
何謂得失,很難有一個絕對的答案。暫時失去安寧穩妥的生活,要是能得整個家庭學習對上帝依靠的機會,這亦成為國揚一家人生命中最大的練歷。
□ 知行

 

雨天的禱告

在我的公事包中,經常放一本教師的禱文書。多少時候,它幫助我將那興奮與失落、期盼與失敗,化作一個禱告。在這陽光總愛躲起來的季節,以下一篇可能引發你的同感?
雨天的禱告
「難道今天真要這樣開始?」
我向兩個學生尖叫!
剛剛平息了課室兩端的兩場爭鬥,
天父,上課鐘才剛響,
今天看來已有災難的先兆。
連日下的微雨看來無意停止,
還有,孩子們預感整天要留在課室內,
煩燥嘈吵已好一會兒,
校務處剛來的指令意味──
更多案頭工作在等我。
五個學生同時要爭向我說話,
我邊好桌上凌亂的紙張,
邊叫他們安靜。
五個學生繼續嘗試,
終於讓我知道:
小玲剛嘔吐在地,
老實說,我不感到詑異。
今天就要這樣開始嗎?
天父,禁止我,
禁止我宣判今天是災難的日子。
在它還未開始之前,
救我免除無謂的焦慮,
擔心無法控制的事,
助我改善唯一能控制的──
自己的態度。
天父,今天是你所定的日子,
助我在其中歡欣快樂,
這個雨天是你所定的,
助我放鬆點一步一步來。
E.C.Murphy Chalkdust

這陣子特別忙碌,身心交瘁,加上外面陰風細雨,容易令人感到發霉!偶然發現露台一點翠綠,原來那久被我冷落的小盆栽,竟然卻柔弱又倔強地吐出其生命氣息。那悶人的陰風細雨,原來滋潤不少嫩芽新葉。轉個態度,換個眼光,頓覺景象一新。耶穌說:「眼睛就是全身的燈。你的眼睛若瞭亮,全身就光明。」(太廿22)。不求每天的日子充滿陽光,衹求眼目瞭亮,看見生機處處。
□ 多里


 

 

 

 

 

 

 

 

 

 

 

 

 

更多時代月報